把蓝盾的命运与社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柯宗贵倍感肩上压力的沉重,但这种神圣使命的召唤却又让他充实、快乐而又充满力量。
科学情结
柯宗贵曾经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科学家。
1988年,柯宗贵考入深圳大学电子工程系。开学第一天,当别的同学都还沉浸在进入新环境后的欣喜惊奇中时,柯宗贵却一个人悄悄地溜进了图书馆,一口气借了一堆科学家的传记,比如伽利略、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等等。
一个同学看到之后,瞪大眼睛问他“你来深大干嘛”,柯宗贵说“想做科学家”。同学大笑,说他是不是读书读傻了。
“赚了多少钱都很难给历史留下成果,只有科学家的发明,比如定律之类的,才能给后人留下东西。所以做科学家是我那时的最高理想。”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柯宗贵还是这样认为。
这个有点“傻”的梦想,柯宗贵坚持了大学四年。
1992年,因为学业优秀,柯宗贵原本被定为交流学生派到美国的一所大学学习,可后来却因为某些原因而被取消。梦想突然被击碎,柯宗贵简直沮丧到了极点。
毕业后,他只好开始找工作,后被香港中银集团破格录用。之所以说破格,是因为当时中银招的是计算机专业的人才,而柯宗贵学的是电子工程。不过,在大学期间,他已自修完了计算机本科的所有课程。
柯宗贵被安排到了软件开发中心,从事银行系统软件开发工作。这段时间,柯宗贵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功底。
那时的柯宗贵还是很喜欢看书,看诸如中外企业家白手起家之类的书,渐渐地,他开始喜欢研究那些成功创业人士的故事及工作作风。他暗自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也要成为一个成功者。”
1995年,柯宗贵辞去了薪金丰厚、令众多人羡慕的岗位,只身从深圳来到广州,加入哥哥柯宗庆的水晶球公司。
那两年,恰逢股市火爆,柯宗贵便将其大学所做过的电脑股市接收分析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后推入市场。“因为股市的火爆,我们的分析系统一进入市场便获得了成功。”那时候的柯宗贵看着自己研发的产品持续热销,初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科学家的梦虽然渐渐遥远,但那种精神却在柯宗贵身上留存了下来——严谨、纯粹、勤奋,对技术有种特殊的偏执与狂热。多少个万籁俱寂的夜晚,柯宗贵都是青灯孤影,伏案钻研,一步步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迈进。
一度不敢标榜“高科技”
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在中国方兴未艾,网络安全问题也因病毒蔓延、黑客入侵事件的发生日益引起关注,进而形成了巨大、潜在的市场需求,这让柯宗贵感觉到: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将会非常有市场,并且越来越重要。
而那时,利用业余时间,经过几年的潜心研发后,柯宗贵终于研制出防火墙、入侵检测软件,防垃圾邮件软件等四个网络信息安全产品。
柯宗贵鼓动大哥一起找一家公司,从而把这些产品注入到旗下。多年的商场打拼早已练就了柯宗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接受了弟弟的建议。
1999年,柯宗贵进入广东天海威数码技术有限公司(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下称蓝盾)。
然而,当他们满怀热情地主动给国内一些网站免费提供网络安全方案时却频频遭到婉拒,还有些企业甚至怀疑他们是打着网络安全的幌子来获取不正当利益。“那时很多人根本都还不知道防火墙是什么东西,还以为是用来防火的呢。”柯宗贵调侃道。
十年前的中国,互联网虽然已经兴起,但中低端网络安全市场并没有真正的形成,柯宗贵所倡导的信息安全在大多数人看来却十分超前,真正懂得信息安全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网络安全产品的应用也仅集中在一些大客户,如可口可乐、安利等具有非常超前意识的外资企业里。
很长一段时间里,柯宗贵都对“高科技”一词讳莫若深,因为他认为,所有标榜高科技的,都是多数人不明白的,你越高科技,也意味着你的经营越惨淡。当人们觉得没什么,那就说明已经被大多数人认识了。所以,他更希望别人把他们的产品当成“萝卜白菜”。
在那段产品推销不出去、“有价无市”的日子里,不少亲友都劝柯宗贵哥俩放弃。可是,他们始终不为所动,一直在等待机遇的降临。
柯宗贵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拿到第一个单时的情形。刚开始,公司产品并没有正规包装,他们就找了一个箱,打出蓝盾的标志自己贴了上去。那天,他和哥哥,还有两个技术员,四人一起驱车来到客户的公司所在地,小心地帮对方把产品安装好,反复调试,觉得没有问题后才返程。回来后柯宗贵心里还特不踏实,总担心产品是不是还有漏洞,夜不能寐,他半夜爬起来又一直进行产品测试。“那种忐忑不安就像一个刚当上医生的人给第一个病人看病时的心情差不多,老担心给病人吃错药了。”柯宗贵笑道。
终于,蓝盾在一场网络危机中获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机会。
2001年,“五一黑客大战”爆发。在那场无硝烟的战争中,黑客们透过虚拟空间刺刀见红,数千家网站被攻击。
正在这紧要关头,不少网络安全产品厂商抱着一种能捞一把是一把的心态,开始趁火打劫。然而,此时仍处于举步维艰的发展初期的蓝盾却做了一个出人意表的决定。
2001年4月28日下午两点,蓝盾在广东省政府礼堂紧急召开了“关注祖国网络安全暨千万元蓝盾防火墙援助”新闻发布会,宣布向政府机关网站、大型门户网站、专业网站、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网站无偿提供了价值上千万元的产品和服务。
在接下来的短短7天时间里,蓝盾接连收到了上千封求救邮件,并进行了100多次上门技术服务、电话解决问题200多次。
这次千万元大援助公益行动,不仅挽救了众多濒临险境的网站,也为蓝盾赢得了赞扬和市场的认可。
2006年起,蓝盾意识到做一批示范性工程的重要性,开始给政府、电视台、大型国有企业等一批重量级客户量身订做网络安全服务方案。有了好的口碑后,蓝盾开始招募大量的代理商,全国的网络就此全面铺开。2008年8月,蓝盾圆满完成了为奥运会及残奥会的网络安全保驾护航的任务。
经过十年的发展,蓝盾已经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近300人,从最初的靠不断“输血”的研究型公司发展成为华南信息安全行业的领军企业。
一直以来,在公司里,柯宗贵哥俩儿的分工都很明确,哥哥负责高层关系公关和战略决策,擅长技术研发的弟弟则负责日常管理和产品的研发。
“混迹”于员工中间
身为华南地区最知名的网络信息安全公司的总裁,柯宗贵却从不张扬,始终保持着一个技术人员的朴实作风。厚厚的镜片、瘦削的身形、随意的着装,以及那似乎因为沉浸于工作而疏于打理的办公桌,让这位管理着数百名员工的总裁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儒生、知识分子、专家。
没错,也许柯宗贵就是蓝盾最大的技术员。他始终坚信,“作为一个软件企业,我们最大的财富是人脑,技术研发是我们最核心的东西。”
至今,回想起21世纪初网络安全行业的那场混战,他仍唏嘘不已。
21世纪初,网络安全市场虽未被真正激活,正处于“有价无市”的阶段,但其被过度渲染的美好前景以及高额利润的诱惑,让这个当时仍很狭小的空间里却充斥着数百个品牌和千余家企业。当时有个说法是,只要你是做IT的,就敢做网络安全产品。当然,其中不乏诺基亚、思科、微软、DELL之类的国际巨头,也不乏联想、瑞星之类的本土大腕。真可谓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
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却远未激活,风起云涌的一大批企业又很快死掉,从1000多家下降到不足300家,其中真正有实力的厂商只有不足几十家。而蓝盾就是其中的一家。
对此,柯宗贵分析道,单个信息安全产品的准入门槛不高,但持续做久却很难,一个主要原因是技术研发的投入很大。不像其他行业,如家电业,一个绿色环保节能型号的产品研发出来后,也许能延续好几年,信息安全行业则不一样,你说有一个好的技术,但可能没几天就落后了,所以技术必须不断地刷新、跟进、升级。
技术竞争就是人才竞争。多年来,蓝盾一直有意识地进行人才招揽、培养、储备,除了给对方合理的收入,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外,更多的是给他们尊重、关爱和包容。
在蓝盾,你经常会见到衣着普通的柯宗贵“混迹”在员工中聊天,丝毫没有老板的派头。他有一个习惯,如果要找某个员工谈事,几乎从来不会让人传达某人到他办公室,而是自己亲自到员工的座位上直接和员工交流,他的办公室反而经常被大家“占用”成为一个技术沙龙的场所。因与员工一起讨论某个技术方案、技术难点而一起加班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对他而言,“员工感觉到我是在和他们一起工作,而不只是扮演一个管理者。”
其实,柯宗贵和技术员们打成一片,还有另一个心思,就是营造一种技术研发的氛围。“摒弃浮躁,潜心研究技术的人已经越来越难得了。”柯宗贵说。
面对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充满朝气的团队成员,柯宗贵认为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既不能宠溺,也不能过于偏执的管理,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否则会扼杀其创造性。“越厉害的人,缺点越多。如果不能容忍他的缺点,就用不好他的优点。”
目前,蓝盾已自主研发出蓝盾防火墙、多功能安全网关、账号集中管理、安全审计、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十个系列,近50个型号的产品,成了行业内产品线最全的一个,其中,多项技术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成为专业的国际品牌
就在2006年以前,蓝盾还是一家零贷款的私营企业。这在资本热的年代,还真是个另类。柯宗贵的说法是,也许跟传统潮商的性格有关,总觉得欠别人东西是件不好的事儿。
随着市场的一步步扩大,柯宗贵兄弟俩开始觉得资金严重短缺,才想到走融资之路。不过,对于资本方的选择,他们仍然谨慎了再谨慎。
“曾有外资找我们,但都被拒绝了,因为我们觉得基于对客户负责的角度,不能把安全的钥匙交到外国人的手上。”
这个听起来有点近乎狭隘民族主义的回答是柯宗贵他们十多年来艰辛地走“反黑客”路上的信念。“企业发展初期会更多地想到企业是否能活下去的问题,渐渐地,开始觉得这不仅仅是个企业问题、行业问题,更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企业做大了,我们的技术水平就代表着或部份代表着国家的信息安全技术水平。”
2008年,蓝盾获得第一笔较大规模的风险投资。
2009年,蓝盾再次引入了新的投资者。
在资金的强有力驱动下,蓝盾这两年来的发展可谓一路狂奔,其身上也越来越有一种大公司的气质。柯宗贵认为,引入风投,不仅仅获得了资本的帮助,还引进了很多附加的价值,比如规范化的管理,渠道以及理念的融合等。
在柯宗贵心中,蓝盾未来的发展早已有了一个清晰的版图:进一步扩大全国的渠道网络、服务网络,同时让产品更加体系化,做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以前,大多数的安全厂商提供的多是单一的产品或者产品组合,无法全面或从根本上解决用户安全问题。现在,蓝盾的信息安全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包括整个系统的风险评估、系统的漏洞修补、对用户的系统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应急响应服务等。目前,蓝盾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了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将来还要进一步加大网点建设力度。
最近,蓝盾还与国家信息安全技术中心签约成为合作伙伴,成为后者指定的网络安全培训中心。此前,蓝盾已经是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网络安全认证培训基地,为700多个政府单位培训了1300多位网络安全专业管理人员,并在国内设立了四个认证培训分中心。“我们不仅要培养自己的技术服务人员,也要培养代理商的服务队伍,培养用户单位的技术维护员。”柯宗贵介绍
现在,产品网络、营销网络、服务网络和培训网络已将蓝盾织成一张真正的安全大网,为国家的信息安全保驾护航。“我们打算用三年的时间,把中国的市场做深做透,然后走出去,成为一个非常专业的国际品牌。”柯宗贵毫不掩饰蓝盾的勃勃“野心”。
把蓝盾的命运与社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柯宗贵倍感肩上压力的沉重,但这种神圣使命的召唤却又让他充实、快乐而又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