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媒体人观点 >> 正文

叶檀:应以底线公平重塑信任机制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2014-08-26     浏览:

  • 字体:

   最近披露的一系列与国资有关的大案,均与国有资产流失有关。

   事件发生的逻辑似乎如下:华润电力也好,延长石油也罢,均由国资为大幅高估的资产买单,少则数亿,多则上百亿,进入了不知名幕后人物的腰包。

   操纵资产估值进行利益输送,在不完善的市场属于常规寻租办法,国企有,民企也有,未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概莫能外。只要存在弱势的一方,只要存在利益输送的空间,只要存在瞒天过海的评估机构,只要没有公正的司法救济途径,利益被出卖的一方只能吃哑巴亏。

   据《理财周报》报道,从2008年以来,零七股份的“矿故事”从未停息,支撑着公司股价的腾飞。2008年10月末至2013年2月22日,零七股份股价上涨6.5倍。从铁矿、钛矿到钽矿、铌矿,在遥远的非洲,一个个“矿故事”层出不穷,虽然并未给上市公司带来真正的利润增长点,虽然遭遇到业内人士的质疑,但在分析师的推荐报告护佑下,零七股份的股价常常一飞冲天。

   再看山西民营煤矿整合,使用的手段也如出一辙,通过当地的评估机构操控煤矿价格,而后拖长支付账期,如此一来,收购者的负债大幅下降,甚至支付时间长到失去了意义。

   在这些资产重组故事背后,普通投资者成为买单者,无主的国有资产受损,全体国民的利益受损。强中更有强中手,在一些资产并购重组故事中,连当地的强势群体都成为受害者。

   面对不公平的市场,有两种选择,或者回到老路全部国有,没有市场化,没有交易套现市场,也就没有资产评估,没有利益输送。但走老路难以回避根本问题,国企的低效与不可逆的风险,应该怎么办?正是因为国企低效到了极致,无法满足民众的基本生活所需,无法解决庞大的失业大军,使整个社会陷入普遍的贫困,在三十年前我们才启动了市场化改革。

   或者背水一战,通过建立底线司法救济渠道,建立公平的信用体系,截断可怕的大额利益输送渠道。如此,才可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建立法治经济体系,中国才可能杜绝最糟糕的困境。

   有人常常拿俄罗斯私有化作为例证,证明市场化在这样的国家是如何的不合时宜。俄罗斯私有化过程中泛滥的权贵资本主义,正是缺乏法治、缺乏底线救济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一夜之间学习俄罗斯,考虑到中国法治基础与现实国情,恐怕会比俄罗斯私有化过程更糟,会变成对公民权利、公民利益的普遍侵害。擒贼先擒王,对大型企业与政府的约束格外关键。

   在坚持物业保护方面,地方政府显然应该开个好头,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而引资,渡过难关之后关门打狗,美其名曰保护生态、保护公务员不受矿主腐蚀,是倒果为因、强词夺理。连地方政府都没有契约精神,甚至引入公检法、信用资产评估等各种力量,强夺他人财产。

   杜绝大型企业的利益输送,将堵住中国经济最大的出血管。大型金融机构、国资委下属的央企,受到重重监管,但从中钢集团并购的巨额亏损,以及此次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所受的质疑来看,所谓的重重监管不过是薄纸一张。资产爱怎么评估就怎么评估,几十亿的资金爱买哪家垃圾企业就买哪家垃圾企业,大不了说一句投资失误,在利益输送者的支持下换个肥缺照样当差。

   中小企业如法炮制,地方政府常常把当地银行视作自己的出纳,爱让谁当董事长谁就能当,城商行的风险管控机制可想而知。频频换帅的徽商银行提供了一个最佳研究案例。

   典型大企业已经遭到举报,不信任的情绪迅速蔓延,是时候以底线公平及时重塑信任机制了。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