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挣扎在垂死边缘的光伏行业,这几天利好消息频频传来。国际市场上,欧盟决定放弃对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虽然由于必须执行价格承诺而减少了出口利润,但中国企业毕竟因此保住了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更重要的是在国内,据说国务院对光伏行业已拟定分布式补贴政策,这一政策最晚将在8月底出台,同时推出的还有补贴价格、光伏并网等一揽子扶持政策。据悉,在新兴的光伏发电与传统的煤炭发电实现平价之前,未来10年国家将每年拿出200亿元资金补贴光伏发电。
在这股持续不断的利好氛围之下,新的一轮大规模的光伏投资正在很多城市出现。有报道称,曾经因丰富的煤炭资源而成为“煤都”的山西大同市,如今正面临着双重苦恼,一方面前一二十年疯狂的开采已导致储量减少,另一方面又需要为过度开采而大量积压的煤炭寻找出路,因此,煤炭市场的可持续性成为当地的严峻考验。国家对光伏产业的大力扶持似乎让当地看到了希望,因此,当地政府正在大刀阔斧地进军光伏产业,市政府的计划是,“十二五”末,光伏产业产值将等同于当地煤炭产业产值。
光伏是利用太阳能来发电的一种新技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来说,光伏发电的前景是广阔的,也是应该提倡的。但是,同任何一项投资活动一样,目前的光伏投资热,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这就是它的市场在哪里?在此次国家准备出台的光伏补贴新政中,主要的补贴对象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相对于以前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确实是一种更适合市场的选择,它将光伏产品直接安装在居民屋顶,其发出的电可以就地吸纳,从而为光伏产品开拓了市场。但是,这种“屋顶光伏”面临的一个巨大障碍是,在现存的居民住房屋顶安装光伏设备,不仅投资巨大,而且需要业主的配合与支持,特别是原有建筑物屋顶结构复杂,很多并不适合于安装光伏设备。
但是,目前弥漫在光伏行业的投资狂潮对这些现实的问题却视而不见,只是想着将投资大单抢到手。在这方面,历来不甘人后的央企又是一马当先。有报道称,国家能源局已将总投资294亿元的无电人口区光伏独立供电系统建设项目交给了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中节能、中广核、三峡集团等央企,一些本来与光伏行业并不沾边的央企也加入了这场“盛宴”,中机集团准备投资200亿元建设宁夏全区2500兆瓦沙漠生态光伏电站。在民企普遍缺钱的情况下,唯有央企才有如此阔绰的豪气。但是,与以前的投资热一样,央企从来不考虑投资的效益,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亏损不要紧,现在都是抛开成本接项目,先把地圈着再说。
一轮光伏大跃进的狂潮,已经势不可挡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是,仅仅是在几个月前,光伏行业还是四面楚歌,赛维、尚德等原来深受地方政府抬举的光伏企业的困境,警报并没有解除。现在虽然市场情况稍有好转,但是光伏行业的危机并没有已经过去,原来的电站式光伏由于市场接受度比较低,已经深陷于产能过剩的危机,这种危机并没有因为中央出台扶持政策而自动消失。但是,光伏行业的伤疤还未曾褪去,当时所产生的剧烈的痛感却已忘了个一干二净。这一轮骤然而起的光伏大跃进,不过是复制了以往政府出钱、企业抢项目扩大投资、最后留下产能严重过剩的一张让我们看惯了的“路线图”,而这种周而复始的模式看似热闹,但最终给中国经济的发展留下的是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光伏行业不是不可以发展,但无论是以往的电站式还是今后作为发展方向的分布式,都面临一个市场接受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大手笔扔下去的投资才能产出效益,也才能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给民众带来实际利益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