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10年的香港垃圾征费,昨日终于踏出实质性的第一步。香港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发布垃圾征费咨询文件,提出4种垃圾缴费模式,预计每户每月需要缴付30至60元的垃圾费,此议题将展开为期4个月的公众咨询。
收费并非为了收回成本
香港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陈智思指出,香港每日送往堆填区的废物高达1.34万吨。而过去30年,香港的都市固体废物总量增加近八成,同期人口增幅则为36%。垃圾增多,但堆填区扩建、焚化炉建设等计划都遭到相当大的争议,如何减废广受关注。其中,垃圾征费被视为源头减废的有效手段,香港社会为此讨论已久。昨日,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终于发布垃圾征费咨询文件。
陈智思强调,垃圾收费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收回成本,而是透过经济诱因推动市民改变习惯。
少扔垃圾或可免征费
收费水平如何厘定,最为令人关心。资料显示,如果按照台北的垃圾征费方式,每公升收一毛钱,现在香港每个家庭一般每天产生10至20公升的垃圾,每个月需要缴纳30到60港币,而工商垃圾则按照新加坡的水平每吨收461至485港币。
陈智思表示,这次咨询没有既定立场,只是以其他城市的例子作比较,假如可以将垃圾的量降到一定的水平,是否可以提供一个经济诱因,免除垃圾征费,也可以考虑,提供给公众讨论。
两种收费方式供讨论
而如何收费,委员会提出几个方式,其一是逐户按照重量或用不同容量的垃圾袋收取,优点是经济诱因比较大,但可能会引起市民随街扔垃圾避过缴费,要考虑是否要加强监测。此外也可以选择整栋大厦一起收取,由管理公司和住户商讨摊分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便于管理,但经济诱因会减少。基于香港的境况,委员会估计,可能会实施混合模式,预计最快明年年中完成分析,第四季才能向香港环境局提交最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