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学史话 >> 正文

家伙巷:一句民间俗语讲述一个家族传奇

    来源:潮州新闻网    作者:     2014-08-23     浏览:

  • 字体:

  古城十大名巷中,有一条名字甚为怪异的巷道,叫做“家伙巷”,全长近300米,宽不足4米,连结牌坊街与下西平路。“家伙”,潮州话是“武装器械”的意思,相传此巷曾作为道衙武器存放处,故而得名,不过史志中并无明确记载。数百年来,家伙巷一直是李姓人家聚居地,据说这个家族相当团结,一旦遇到困难便靠集体力量化解。因此,潮州民间有句俗语,“不知死,惹着家伙巷李。”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家伙巷李氏源自龙湖鹳巢,牌坊街“台省褒封·科甲济美”坊,便是为纪念其先祖而建。但这种说法尚无确切佐证。时至今日,小巷中仍居住着不少李姓人家,从他们身上,我们试图探明一个家族的历史传奇。

家伙巷现貌。

  ①大夫第:

  海外侨胞回乡置业

  农历九月的一天下午,我们来到这条小巷,寻访民间传闻的“家伙巷李”。从下西平路拐进家伙巷,徒步大约六七十米,北畔嵌着“大夫第”门匾的32号民居,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拍拍门楼间外围的铁闸门,开门的是一位中年模样的男子。问明我们的来意后,他大方地邀我们入内参观。屋子不大,但整体结构严谨,木雕装饰也比较精致,厅堂内外夹杂着清代和民国两种建筑风格。

家伙巷中的大夫第大门。

  “我姓陈,不过我不是屋主。”当我们询问起这座“大夫第”的来龙去脉时,男子的回答令我们有些诧异。原来,这位“中年人”名叫陈茂,今年已经62岁,是屋主的知交好友。陈茂说,他与屋主是“海南友”,昔年到海南岛上山下乡时互相结识,后来他留在三亚工作,跟屋主一直保持联系,彼此之间友谊深厚。这两年,他退休回乡,而屋主则购置了新宅,于是请他代为打理老屋,以免无人居住日渐荒废。

  那么,32号的屋主究竟是什么人呢?陈茂告诉我们,真正的屋主姓李。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打起了精神。莫非屋主就是“家伙巷李”的后代?可惜,这个想法很快被否定了。陈茂解释说,屋主的先辈是马来西亚华侨,民国时期才到这里置宅,虽然姓李,却与“家伙巷李”沾不上边。

  据陈茂介绍,32号屋主的祖父当年飘洋过海,前往马来西亚创业谋生,有了一定家底,思念故土的情感愈发强烈,因此托朋友购置了这处产业,希望落叶归根。但老先生一直没有回乡居住,只是托朋友代为打理,多年之后才由长子回乡接管家宅。这座宅院建于清代,面积约240平方米,老先生购宅后重新修缮,所以才出现两种不同时期风格。大门上方的“大夫第”石匾,是前任屋主留下的,可能是捐来的官衔,至于前任屋主与“家伙巷李”有没有关联,目前无法查证。

  在屋内的墙壁上,我们见到两幅画像。陈茂说,像中人是马来西亚老先生的长子和儿媳,也即是现在屋主的父母亲,他们归国后一直居住在家伙巷,不久前刚刚去世。

  ②21号民居:

  西洋精宅一屋双大门

  离开32号宅院,我们继续在小巷中寻访。很快,南畔21号民居映入眼帘,这座民居属于典型西洋风格,在众多潮汕传统民居之中格外抢眼。我们不禁又拍开了门,住户是一位老妇人,交谈中得知她名叫郑夏莲,今年68岁,先辈是江东柚园郑氏,民国年间到城里做生意,购买此宅居住。

  仍然不是“家伙巷李”,但我们并未感到沮丧。参观21号民居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座建筑颇有特色,开的是“双门”,即一左一右两扇大门,屋中装潢别致典雅,虽历经岁月侵蚀多有损毁,但部分墙壁上仍保留着美观的浮雕,许多彩色玻璃门窗也维持原貌。

  郑夏莲告诉我们,先辈购买这座宅院,至今大约100年时间,当时买的是现宅,后来并未重新改建。我们由此设想,能够修建西洋精宅的人,其身份必定不简单,会不会是“家伙巷李”呢?而郑夏莲的回答,再度否定了我们的想法。她说,宅院是向隔壁23号王家购买的,不过修建者是不是王家,她就不清楚了。

  为了弄清这座西洋精宅的来历,我们决定到23号王家碰碰运气。不料,进门见到的是一位讲客家话的阿婆,差点儿无法沟通。最终,通过阿婆儿媳的翻译,我们才了解到,她名叫何秀玲,今年82岁高龄,来自大埔县。阿婆的丈夫是王家子孙,上世纪50年代从潮州调往大埔新华书店工作,恰好与阿婆共事,两人日久生情、结成夫妇。阿婆嫁到潮州40多年,大致能听懂潮州话,但仍操着梅州口音。

  聊到王家先辈,阿婆这个“外来媳妇”思路很是清晰。她说,丈夫的高祖父名叫王大春、曾祖父名叫王凤南、祖父名叫王少南。从清代到民国,王家世代在潮州城经营米行,生意做得很大,当时竹木门、大街(牌坊街)等处都有铺号。“家伙巷的产业,是先辈向李家购买的,起初购买了23号,接着又购买了相邻的21号,后来米行倒闭,不得已才将21号卖给郑家。”

  阿婆这番介绍,让我们思路逐渐清晰。原来,王家和郑家两处产业都源自李氏。从年代上判断,很可能前身就是“家伙巷李”一族的居住地。

  ③两处老屋:

  李氏后代一脉相承

  找到“家伙巷李”的蛛丝马迹,信心倍增的我们,继续往巷道东侧寻访。来到18号民居时,我们骤然感到,这座建筑透着一股独特的气息。从敞开的大门往里张望,庭院深深、落落大方。走进屋内细看,石础、椽架、檐托等明代风格的建筑构件逐一呈现。后厅正中悬着一块木匾,上书“树德堂”三只金漆大字。

18号民居后厅正中悬着一块木匾,上书“树德堂”三只金漆大字。

  一位老者端坐在厅堂上看书,他是不是“家伙巷李”的后人呢?“我姓李,名叫李章龙,今年81岁了。”老者一语解开了我们的疑惑。他接着说,李氏到家伙巷置宅定居,至今有370多年历史,以前,族内两三百号人聚居巷中,声势浩大,坊间称“不知死,惹着家伙巷李。”

  问起祖上渊源,李章龙说,先辈民国时期在府城经营不少商号,有糖行、干果行、纸行等,再往前追溯就不清楚了。至于与龙湖鹳巢李氏是否同宗,老人无法给出明确答案。他只告诉我们,每年的祭祖日,族人都会到归湖集中祭祀,场面相当宏大。

  从李章龙的讲述中,我们大致可以肯定,他就是“家伙巷李”的后人。不过与我们同行的潮州文化研究人士陈贤武尚存疑惑,他分析说,当年“家伙巷李”在潮州城相当显赫,单纯经商的话,就算人多势众,也很难产生那种令人敬畏的影响力。

  随后,我们了解到,附近11号民居的住户,也是“家伙巷李”的后人。拍开11号大门,86岁的李令娴阿婆热情接待了我们。据她介绍,18号是家伙巷李氏最早的祖屋,后来李氏一族在此地开枝散叶,产业不断扩张,11号是百余年前由她祖父购置的。李令娴的祖父名叫李雨霖,民国时期曾担任潮安商会会长。当时李家在图训巷、三家巷等处开设了“永顺昌”、“和生源”等商号,经营皮纸、糖、干果等生意。

  不过,提到与鹳巢李氏的渊源,阿婆也表示说不清楚。她告诉我们,鹳巢李氏曾来过家伙巷,希望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但中间有两百多年空白期,始终对不上号。

  探访结束后,陈贤武告诉我们,他从龙湖鹳巢李氏族人处了解到,鹳巢李氏的堂匾,中间大都带有“德”字,与家伙巷18号的“树德堂”类似。在鹳巢一带,也流传一句俗语,“不知死,惹着鹳巢李。”另外,颧巢李氏有几位先人,也安葬在归湖。种种迹象表明,家伙巷李氏与鹳巢李氏,似乎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两者之间是否同出一脉,尚待有关人士进一步考证。

老屋的下水道阻塞,污水无法退去,住户在天井铺起了木板。

家伙巷中一处老宅的古井至今仍在使用。

  相关链接

  “台省褒封·科甲济美”坊

  牌坊街“台省褒封·科甲济美”坊,乃为户科郎中李思悦之父、举人封郎中李一庄,御史李春芳之父、赠御史李大受而建。李大受、李春芳、李一庄、李思悦均是明海阳鹳巢(今属潮安龙湖)人。

  昔日潮州有谣谚曰,鹳巢李厝“一门四进士、九举、十八贡。”而清光绪《海阳县志·选举表》统计,李氏一门举人计有14人,其中4人是清代,与谣谚不合。

  李春芳(1476-1517),字资元,号三峰。明弘治十一年(1498)解元,十五年(1502)进士,历任江西新建知县、南京四川道御史、浙江巡按、湖南长沙知府、直隶顺德府(今河北省邢台市)知府。为官期间体恤百姓,断狱严明,民间有包侍制(指宋代包拯)之谣。

  李一庄(1506-1591),字达卿,号见川。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河南汝宁府、福建汀州府通判,以子封郎中。

  李思悦(1531-1606),字子传,号仰山。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翌年授江苏无锡知县,三十八年转浙江寿昌县(今属建德市),四十二年擢应天府(今南京)通判,四十四年升南京户部郎中。在寿昌任上大加修造县儒学宫,主持重修成《寿昌县志》十二卷。

  通过科举,鹳巢李氏从一个乡村基层社会的普通家族,变成对当时潮州社会有很大影响的诗书望族。一说家族后移居府城大街家伙巷,待考。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