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市场已逐渐从依赖英美转为更加依靠内地,香港愿意成为国家开放金融领域的‘试验田’。”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陈鉴林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财经工作的香港立法会议员,陈鉴林准备在今年两会上提交4个提案,包括深化香港与内地金融合作、鼓励香港参与国际贸易谈判、尽快放宽香港居民兑换人民币限制等内容。
陈鉴林认为,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对香港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这有助加强香港的危机意识,从而提升香港金融服务业的水平;另一方面,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金融业更为成熟,可以为上海提供人才、法律、监管等方面的帮助。
他表示,未来香港与内地扩大金融、监管合作的空间很大。目前,香港投资者只能通过几个基金投资内地股票市场,限制较大,而内地居民也不能自由地在港投资,将来若双向投资能够更加便利,将对双方金融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国家可以降低门槛,让更多的香港金融机构到内地服务;同时,批准更多内地的金融机构赴港开展业务,早日实现两地金融融合。”他说。
作为自由港,香港乐于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但其中可能涉及外交等国家行为,因此往往需要得到国家的支持和援助。陈鉴林表示,希望中央能够下放权力、简化审批程序,给予香港更大的自由权,“中央或可派出商贸官员协助协议谈判,这样我们就能把重心放在经济领域,而不用兼顾外交问题”。
目前,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与香港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其中8个是在1997年香港回归后签订的。“如果香港能与更多贸易伙伴签订自由贸易或保护投资的协定,将有利于内地企业通过香港投资海外,享受贸易优惠待遇或投资保障,避免受到不公平对待。”陈鉴林说。
他建议,国家在开展外交工作时,争取游说和鼓励贸易伙伴与香港签订自由贸易或投资保护方面的协定,并支持香港参与国际贸易秩序建设。
陈鉴林亦一直关注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他认为,虽然台湾、伦敦、新加坡等地正在积极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但并不对香港构成挑战。
“国家经济贸易这个大饼做大后,不会因为有更多的人来分,我们获得的份额就减少。我们希望这个饼越来越大,这样我们所分得的也就越多。”陈鉴林表示。
香港早已成为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目前,香港人民币存款已经超过1万亿元,每天的交投量逾100亿元。陈鉴林说,基于现在离岸人民币市场已具相当规模和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应早日批准香港居民的人民币兑换可以通过离岸市场进行平盘,从而不再受限于每人每天兑换2万元人民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