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大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香港,其居民仍受制于每人每日两万元的兑换上限,不利人民币产品在港的多元化发展,早前已有多位业界人士呼吁改变现状。
老家在上海、在香港工作的何小姐就面临这种投资困境,她说:“买人民币计价股票或债券,涉及金额超过两万元,便要分开数日来兑换。在金融市场,每日兑换可能涉及较大的汇率差,影响投资收益,也减弱了自己对人民币产品的兴趣。”
根据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向前海管理局提供的香港离岸人民币存量数额,截至2014年1月底,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和存款证馀额分别为8,934亿元人民币及1,921亿元人民币,合计为10,855亿元人民币。
金融创新集中自贸帐户
深圳前海管理局副局长汤志江接受《大公报》记者採访时表示,前海这两年已经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做人民币国际化的探索,例如推动人民币信贷资产跨境转让、跨国公司人民币资金池、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等业务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试点。
而前海最新推出的2014年改革创新要点对于金融创新的部分更多达18条。其中,前海已经向央行、国家外管局申请允许前海居民和非居民(是指除中国居民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在区内银行开立本外币自由贸易帐户,可办理跨境融资、担保等业务,帐户内本外币资金可参照离岸市场价格自由兑换。这意味?,政策一旦实施,前海居民和非居民在前海区内银行开立的本外币自由贸易帐户内的资金可以自由兑换。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创新集中在自由贸易帐户内,由于国家并未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前海的18条金融创新政策全部都是基于人民币贸易项下兑换政策逐渐放开所做的创新。前海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锦侠称,个人帐户内本外币自由兑换时机目前不成熟,未来肯定会推进。
深圳争取人币跨境流动
不过,深圳并非没有意识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机遇。在深圳2014年一号文件中,明确表示“争取率先开展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便利人民币通过个人渠道跨境流动”等。如若实施此项政策,无论是内地居民还是香港居民,本质上可以用自己的个人帐户在对方的市场购买股票、理财产品等投资品。但每日跨境流动的数额上限是多少,仍取决于央行与国家外管局的研究批覆。
永亨银行一不愿具名的经济师认为,可先放开香港居民在香港离岸市场无上限的人民币兑换,不必放宽内地在岸市场人民币兑换上限,避免对内地金融市场造成冲击,亦可方便香港投资者直接在港购买人民币产品。
汤志江称,感谢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未来外汇管理局和央行一旦放开政策,前海会率先积极申请放宽在前海试点港元与人民币互兑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