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媒体人观点 >> 正文

辜胜阻:打造乔布斯不靠钱堆靠鼓励创新环境

    来源:和讯网    作者:     2014-08-19     浏览:

  • 字体:

   2014年6月9日,由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联合《财经》(博客,微博)杂志、《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办的 “天府峰会2014——中国西南发展战略”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和讯网全程播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出席此次会议并发表演讲。

   以下为文字实录:

   辜胜阻: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

   我们知道,李克强经济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升级版最重要特征是创新驱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三个版本: 1978年到1992年是中国经济1.0版本,这是因为在1992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当时不承认市场经济的概念;1992年到2012年是中国经济2.0版本,这是因为从1992年开始中国正式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未来十年是中国经济3.0版本。所以,我认为,经济升级版是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任务。经济的升级版要有新的动力,这个新动力首先要稳定增长,这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李克强总理也曾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必须在合理的区间中运行,不能低于它的下限。现在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如何稳增长,最重要的是要靠城镇化以及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在稳增长的条件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最重要的是要实现产业升级,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要靠创新驱动。

   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可以稳增长,为创新驱动创造条件。我们来看看四川的经济状况。从城镇化角度来看,2012年,四川城镇化率达到了43.53%,比全国52.57%的平均水平低了约10个百分点。这说明四川的城镇化水平比较低,也就意味着四川城镇化的潜力很大。同时,在整个西南地区中,四川的城镇化水平是最高的,贵州只有36.41%,云南只有39.31%,西藏只有22.75%,甘肃只有38.75%,甚至比河南还要高1个百分点。通过这些比较,可以看出四川的城镇化将会为未来四川的经济增长提供非常重要的潜力。从内部来看,四川的城镇化水平又是极不平衡的,城镇化率最高的是成都,达到了68.44%,最低的是甘孜藏族自治州,仅为24.41%。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成都提出了未来城镇化建设的骨架,即1个特大中心城市,7个卫星城市,6个区域中心城市,10个小城市。在一个特大中心城市外围建7个卫星城市,这样的一种框架是非常重要的,光靠中心城市很难避免“大城市病”,建好卫星城市才是成都城镇化建设的关键。除了城镇化建设,成都在土地制度的改革方面也是“先行一步”,做了很多有益尝试,主要有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农地确权赋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集体建设用地“招、拍、挂”制度以及搭建土地交易平台。

   认识城镇化还要看到当前中西部“双转移”态势。从产业角度来看,四川已成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窗口。商务部的统计显示,四川的外商投资稳居中西部第一,总量占西部的三分之一。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产业集群方面,四川特别是成都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窗口。尤其是成都的简政放权,更加激发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回顾世界产业转移的演变过程。18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保持了100多年的独霸地位;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美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的制造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与品牌中心;20世纪60、70年代,日本掀起工业发展高潮,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的制造业中心;20世纪60-80年代,日本的产业向亚洲四小龙转移;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迅猛增长,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步入21世纪的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高端产业将逐渐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东南沿海产业正在通过四种途径实现“腾笼换鸟”:一部分产业就地转型升级,一部分向内地的中西部转移,一部分向海外转移,还有一部分被淘汰。在中西部“拉力”和东南沿海“推力”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已呈现出了“双转移”的态势,即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劳动力向中西部回流。四川作为劳动力输出大省,每年有2000万农村劳动力流向全国,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2011年四川农村劳动力省外输出规模首次出现减少。2012年,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态势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省内转移就业规模已接近1300万人,向省外输出只有1100万人,省内就地转移超过了向省外的输出,这是非常重要的标志。所以,随着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向四川特别是成都转移,劳动力返乡就业现象也会愈加突出,这就是产业与人口的“双转移”。通过十年间民工流向图,我们也可看出,我国农民工已出现了回流的态势。总之,我们要通过城镇化,特别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来稳定经济增长,避免经济硬着陆,也就是急剧下行。也只有在这样一个的条件下,我们才能实现创新驱动。

   为什么要创新驱动,实现产业的升级?十八大最重要的战略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十八大提出了将“创新驱动”作为新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今天论坛让我讲新动力,新动力是什么,就是创新驱动。要把创新驱动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曾经把国家竞争优势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要素驱动”发展阶段,我们过去靠人口红利、土地红利来驱动经济发展。第二个阶段是“投资驱动”发展的阶段,2009年应对全球危机使我们把投资驱动经济发展做到了极致,当年的经济增长投资的贡献占到87.6%,消费贡献只有49.8%,出口作为三架马车的另一架马车是负37.4%,所以主要靠投资驱动。我们现在按照十八大的要求,要从过度依赖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走向“创新驱动”,新动力就是如何从投资驱动、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我们过去靠廉价劳动力打造了中国经济的辉煌,但是中国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我们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成了一种“陷阱”,强大的制造、低端的设计、虚弱的品牌,造成巨大的排放,产生的是微薄的利润。有人戏称,我们有“一流的制造”,生产“二流的产品”,卖出“三流的价格”,“产量顶到天花板,价格趴在地板上”。iPad售价为499美元,富士康“中国组装”利润为11.2美元,利润率仅为2%。

   我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前所未有的融资难、融资贵;十分严峻的用工慌,“招不到,留不住,用不起”;来势凶猛的高成本。企业只有三条路可走,一个是向上走——转型升级;一个是向外走——海外拓展;如果不能向上走向外走,那就只能向下走,逆水行舟,被淘汰。我国企业创新面临的问题:一是动力不足,不想创新。二是风险太大,不敢创新。第三,能力有限,不会创新。第四,融资太难,不能创新。当前实业面临空心化的风险,主要有四大表现,一是民间资本游离实体经济,变成炒资产的“游资”和“热钱”,特别是温州。二是大量做实体经济的企业从实业平台取得融资流向非实体经济领域。三是大量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生存困境,相当一部分变成“僵尸”企业,名存实亡。四是大量企业精英移民和外迁,实体经济的发展面临严重的要素流失。除此以外,科技和经济严重脱节,面临“两张皮”。科研重投入,轻绩效;重论文,轻应用;重成果,轻转化。一些成果鉴定会往往也是成果“追悼会”,鉴定会完了,成果就锁进了柜子。

   所以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我们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根本的出路是创新,而且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把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五类。“如何创新”的命题不是中国独有,而是一个世界性的命题,欧洲创新是要推进第三次工业革命,美国创新是要实施再工业化。奥巴马请经济学家研究为什么在美国会出现金融危机,经济学家告诉他是因为产业空心化,是因为去工业化,在后工业化时期去工业化,所以奥巴马提出的应对之策是再工业化,通过再工业化来推进创新。中国则是提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何以让创新驱动发展?我的观点是,在创新过程中间,制度的创新重于技术创新,人才激励重于技术开发,营造环境重于集聚要素,作为创新“软件”的创业创新文化重于设备厂房的“硬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意志”一定要化为“企业行为”,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实现创新驱动,必须有金融的制度创新和技术的创新双轮驱动,光有技术创新没有金融创新肯定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具体而言:

   一要营造“实业能致富,创新致大富”的环境,做强实体经济。创业创新的环境很重要,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营造环境。乔布斯去世以后有一个城市提出来要花5千万打造一批“乔布斯式的领军人物”,所以网民就哗然,说乔布斯不是靠钱打造出来的,乔布斯是靠环境才能营造出来的。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制造业,实体经济离不开中小企业,所以有人讲工厂消失时创新者也消失了。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巩固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温州面临的问题就是工厂消失了,打火机过去非常辉煌,现在整个产业都消失了。

   二要发挥企业家的作用,要重振企业家精神。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增长了142倍,日本在战后35年增长最快的黄金时期也只有55倍。中国改革开放的成绩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增长,更是企业家精神的崛起。熊彼特提出,企业家从事“创新性的破坏”工作的动机,不一定出自个人发财致富的欲望,最突出的动机可能来于“个人实现”的心理,即“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灵魂是创新,要让企业家以创业带动创新。冒险是天性,企业家要有激情和梦想,敬业是基石,要执着和振兴。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对以前未被人发现的机会的敏感性,是一种发现过程。创新是一种典型的长期行为,需要持续不断的积累,而不是一朝一夕、短期即可完成的投机行为。VC/PE需有更多重长期的“种树人”。“种草”可能立竿见影,短期见效;“种树”却是长期行为,十年树木。三中全会提出来允许实体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员工持股一是“金色的梦想”,让科技人员实现了在企业当老板的梦想;二是“金色的纽带”,把科技人员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连接在一起;三是“金色的桥梁”,科技人员和企业之间达成了利益共同体的共识;四是“金色的手铐”,给科技人员的股份越多,其压力也就越大。为什么世界都怕华为?华为成功的秘密,是它98%的股票都归员工所有,造就了华为式管理的向心力。

   三要培育“宽容失败、鼓励冒险、兼容并包、宽松创业”的创新创业文化,让创业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曾经说过,“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模仿的、最持久的竞争优势”。美国硅谷是一个创新驱动发展的成功典型,成功的根本就在于其特定的创业文化氛围。例如,深圳开放的移民文化为创业者提供了创业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脚踏实地、追求卓越”是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创业者到深圳,基本上无亲无靠,只能靠自己独立打拼,不断进取。深圳人口的高度流动性使他们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逐渐养成了兼容并包的心态。

   四要推动合作创新和发展平台经济,构建创新联盟,走出创新“自闭症”。中国航天工业发展到今天表明什么东西不能引进,什么东西就能够创新。像航天工业国外技术垄断倒逼我们自主创新。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到探月工程,都是国外垄断,我们只能自主创新。三峡又是一种模式,靠技术的引进,学习,再创新,实现了水电重大装备30年的跨越。三峡模式是开放式创新的典型。我国的汽车工业则是另外一个现象,本希望靠市场换技术,结果是技术没有换来,反而使我们的汽车产业高度依赖外国市场,零部件大部分依赖进口或支付专利费。

   五要实现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双轮驱动,构建支撑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我觉得应该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应该是正金字塔式的,塔基应该是大量的三板市场和场外交易。你看美国的金字塔型多层次资本市场,主板市场2千多家,创业板3千多家,场外交易市场6千多家,是典型的正金字塔模式,我们是倒金字塔市场,所以资本市场不能汇集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我们必须改进。我国科技金融当前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高度依赖间接融资,科技企业面临融资难和融资贵困境。

   科技金融是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但是科技金融不是简单的“科技+金融”。我刚才讲到了科技金融的国际经验,典型代表是美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美国的科技金融是市场主导型的,它有纳斯达克,80%以上的科技企业在这里上市。我们看美国经济有三大引擎,硅谷是高技术的象征,好莱坞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象征,一个是芯片,一个是大片,但是硅谷和好莱坞离不开华尔街的支持。从美国的经验看到,技术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必须要得到金融创新的支持。

   成都创新发展有很多优势,科技金融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困境。以成都高新区为例,高新区对成都发展的贡献很大,它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产业集群发展也有利于创新,在科技部2013年11月下旬公布的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高新区继续稳居全国第四,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位列全国第三,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位列全国第六。成都高新区的人才资源建设很好,我们可以看到,与中关村(000931,股吧)、东湖高新(600133,股吧)区、张江高新区比较,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人数,成都高新区接近60万人,与其它三者数量接近。成都高新区制定了七大人才引进政策引凤来巢,并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鼓励大学生创业,高新区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创业热土。成都高新区发展的问题我也作了比较,新三板挂牌企业,中关村250多家,东湖高新区30家,成都只有11家;中关村上市公司接近230家,东湖高新区33家,成都只有23家,这就表明我们的差距。成都高新区金融机构的集聚也不够,我们看到,北京市投资机构超过2030家,注册资本1.1万亿;上海市股权投资机构1000余家,超过6000亿注册资本;深圳市创投机构达1500家,注册资本超过1000亿元;武汉市股权投资及管理机构总数过230家,注册资本200亿元;成都股权投资机构和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只有109家,注册资本规模225亿元。

   最后,我做一下简要总结:实现创新驱动,一是在环境方面要营造“实业能致富,创新致大富”的良好环境;二是要让企业家成为创新的主体,让企业家通过创业来实现创新;三是在文化上应该是“宽容失败、鼓励冒险、兼容并包、宽松创业”;四是要通过创新的平台来推进合作创新,构建创新联盟;五是在创新动力上技术创新要和金融创新双轮驱动,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让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这就是我今天的演讲,谢谢大家!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