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营企业史上,还从未有任何一家公司未挂牌就引起如此大的轰动。
总理亲自签字批准;500亿注册资金;董文标任董事长;史玉柱、卢志强、孙荫环等民企大腕成为股东。这些光环,任何一个拿出来都是当年民企的大事件,而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民投”)就是顶着这些光环诞生的。
8月21日,中民投在上海正式揭牌,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全哲洙,上海市市长杨雄和常务副市长屠光绍亲临现场,全哲洙和杨雄共同为这家“中字头”民营企业揭牌。
“做中民投,我的思路已经很清晰了。”中民投董事长董文标将创建中民投视为自己的第二次创业。与1995年创办民生银行时的披荆斩棘不同,这次董文标认为,现在的市场遍地是黄金,价值已经形成只是散落各处,他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整合,把这些黄金捡起来。
8月的一个上午,董文标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首次披露了中民投的股东架构、商业模式等诸多细节。他还坦言“这个事情比20年前创办民生银行时更有底”,“赚钱是肯定的,今年就能实现盈利。”
两个小时的专访中,董文标激情澎湃,成竹于胸,就如他自己所言,尽管年近六旬,但心态却年轻,“市场机会摆在那,一切要快!”
图为8月21日拍摄的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现场。当日,由全国工商联牵头组织、59家知名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中民投在上海正式揭牌(新华社图制图/五千)
“中字头”获批始末
“中民投从有想法到创立,其实是一个非常短的过程。”董文标坦言,之前曾有过明年到点退休的想法。到中民投出任董事长,一定程度上也是盛情难却。
按照民生银行2012年通过的修订章程,董事长最长可连任三届,到2015年董文标的第三届任期正好届满。
接近民生银行人士称,之前有董事表示可商议修改章程,甚至还有董事提出三年以后董文标再回来做董事长。但董文标坚持不能因人废事,自己定下的规矩自己要执行,到点之后不再连任。
时间拉回到2013年,全国工商联换届之后,这一届当选工商联副主席的企业家们,积极性高涨,在宏观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希望有所作为。2013年8月13日,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长白山)论坛召开,当选工商联副主席的企业家们多数到会。
“成立中民投的这个想法就是在8月的长白山论坛上企业家们碰出来的。”董文标称,真正开始具体谈中民投这个事情,则是在今年的“两会”期间。
董文标还解释称,工商联换完届之后,当选工商联副主席的企业家们感觉应该承担起引领民营经济转型的责任来。成立中民投的一个目的就是将民营企业创造的价值聚集起来,转化为好的GDP、好的财富,推动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
对于成立中民投一事,全国工商联亦非常重视,2013年10月就成立了中民投筹备工作组,工商联副主席黄荣任筹备组组长,工商联副主席董文标任副组长。全国工商联领导多次听取中民投筹备组的汇报,加之企业家们有了统一的共识,中民投的筹备工作迅速向前推进。从真正讨论到创立仅仅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要是按照正常的情况,至少要1年。中民投的成立速度让董文标感到满意。
今年4月17日,史玉柱发布微博称:“总理签字批准成立的一个国字头民营公司,今天创立大会……我公司投资10亿,仅占股2%,是个小股东。”史玉柱所称的这家公司即是中民投。
中民投是民营企业,之所以总理签字批准主要原因是“中字头企业”需要国务院批准。
对于中民投,董文标将其定性为由全国工商联发起成立的大型民营投资公司,是继发起成立民生银行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5月9日,中民投在上海完成注册。之所以选择上海,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还民生银行创办人、首任董事长经叔平的愿。
“当年民生银行成立之时,经老就希望把总部设立在上海,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董文标表示,现在成立中民投也算是还经老的愿。加之,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将来中民投要招聘不少外籍专业人士,他们更适应上海的氛围。
高管激励创新
按最初设想,中民投原本打算将股东数定在50个,但出乎筹备组意料的是,消息传播出去之后,民营企业的参股积极性空前高涨。即使是在中民投注册完成之后,还有一些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向董文标表达了火线入股的希望。
从目前一份广为流传的中民投的股东名录来看,中民投股东数达到59家。其中,巨人集团、泛海建设、苏宁集团、东岳集团、宗申集团、亿达控股等声名赫赫的民营企业悉数在列。
此外,更受关注的是59家股东中,有11家投资管理公司,其中有10家又是2014年设立的新公司。最近的一家注册日期为2014年4月22日,距中民投注册成立仅仅隔了17天。这些公司背后,往往有民生加银资管等企业的身影。而民生加银资管则是民生银行的孙公司、民生加银基金的子公司。
“这实际是中民投的一个激励计划。”董文标断然否认了和民生银行之间存在利益输送的外部猜测。“实际上,方方面面对这个高管持股计划都很支持。”他说,“从一开始,就没想过会搞利益输送,将来公司都是要透明的。”
据参加过中民投董事会的人士透露,股东们都认为要办好这个公司,高管激励是核心。董文标提交的激励计划初稿,高管持股比例并不高,还被股东们认为思想不够解放。董事们提出:“要和国际一流的公司对标,没有激励计划,公司搞不好。”
从国际惯例来看,一般公司会拿出15%~20%的股份来激励高管。而中民投最终将拿出8%的股份来激励高管。但中民投注册资本高达500亿,即使是1%的股份,都需要耗资5亿元。中民投的高管多为职业经理人,动辄上亿的资金从何而来?
《第一财经日报》获悉,中民投高管通过民生加银资管公司发行资管计划,所募集到的资金入股中民投。持有股份的高管将年底的分红用于抵扣资金本息。最终若干年之后,把资管计划偿清,高管正式持有中民投股份。
一位民生银行内部人士就称,民生银行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未能实现高管持股。而这次高管持股终于在中民投实现了。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股权激励曾经一度出现过。2006年~2007年,一批银行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其中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的股权激励造就了一批富豪。但2008年7月,财政部的一纸通知,明确规定国有控股上市金融企业不得擅自搞股权激励,不少金融机构的股权激励计划就此搁浅。
一般认为,股权激励计划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也与国有金融机构高管的“双重身份”有关。从国际做法来看,金融高管拿高薪属于行业惯例。但部分国有银行高管属于“中管干部”,亦官亦商,而作为有级别的官员,高薪又缺乏制度依据。因此,银行股权激励计划一直在争议声中停滞不前。
尽管民生银行是一家民营银行,但其股权激励计划亦迟迟未能实现。股权激励的好处在于使高管层的个人利益与公司中长期发展目标有机统一。
本报获悉,中民投的股权激励份额将达到总股份的8%,覆盖至部门副总以上级别,人数将占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