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大学生除了要掌握课堂内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更多的实践经历,才能游刃有余的求职、创业。
近年来,杭州积极探索,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政府延伸服务、企业创造机会、高校拓展平台,引导大学生走上知行合一、实践成才的就业、创业之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实践”带给杭州大学生的那股“正能量”。
浙江在线•教育新闻网记者成竞2012年10月发至杭州
近年来,每年来到浙江和诚汽车有限公司实习的大学生数量都有所递增。2011年有将近110名,今年增加到将近150名。在和诚实习,又被正式录用的大学生,约占和诚所有新进人员总数的25%。
为什么公司会愿意增加承担培养见习生的任务,还正式聘用这些大学生?浙江和诚汽车有限公司行政人力资源总监陈茵说,因为几年培养下来,公司发现,这些经过见习的学生留在公司后,成长的速度、对企业的贡献,“让我们尝到了甜头”。
有实践经历的大学生更受企业欢迎
每年都提供上百个实习机会,对大学生进行培训,陈茵说,最希望大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就业心态等方面能有所调整。
陈茵表示,在大学学习知识相对被动,企业、社会更需要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精神。此外,学校里学的都是理论的专业知识,要把专业知识和动手、实际操作方面的要求结合起来,这也是需要有一个过程。
“还有大学生对市场的行情,对社会的环境并不是很了解,所以造成他们有过高的期望值,对此,我希望通过前期的实践来过渡,能够帮他们顺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包括职业观。这些我觉得在半年到一年的实践中,他们会逐渐去修正自己这些方面的观念。”
陈茵说,这些因素都使得大学生在就业前进行实习、见习非常有必要,因为这段时间是一个很好的过渡期和学习期。
“企业在快速发展,一定就需要大量人才,但在人才的甄别中,我们会选更适合企业文化和工作能力的学生。通实践的这部分同学显然是我们企业比较欢迎的,比较能够适岗的。实践经历会让同学在同等的社会竞争状态下,先人一步,获得工作先机,得到相应的工作机会。”
大学生参与实践是种三赢的局面
与高校联合组建订单班,使企业与高校形成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其实是一种企业、高校、学生“三赢”的局面。
公司树立了良好企业形象,吸引了优秀的、符合企业需要的毕业生到公司就业,企业,赢。高校扮演“牵线人”,促成企业与毕业生的相互选择,解决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高校,赢。大学毕业生具备了实践经验,增加了求职的筹码,有的还能顺利就业,学生,也赢。
陈茵说:“我们总共1000多号员工中,中层管理干部基本都是85年的,可以说,我们的管理队伍年纪非常轻。”
陈茵还表示,这当中的中层管理人员很多都是毕业前经过实习、见习这样的实践培训,转正后能快速融入企业运营活动,继而成长为骨干。“这些经过实践教育的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冲劲、能力、领悟力、潜力,会比一般的同学更适合企业。”
企业与学校组建订单班提供实践机会
目前,和诚已与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工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分别与每校联合组建1个订单班——和诚班。
陈茵说,和诚班学员的招收,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拿今年的和诚班举例说,公司副总经理、人力资源部总监、董事长秘书等就进入高校,向还有一年才毕业的大二学生,就公司背景、企业文化、未来发展等进行宣讲,让同学们对公司有所了解。
接下来,经过同学自主报名、面试,公司会选择约50名学生组成和诚班,然后与高校一起,对他们进行一年的合作办班培训。
这一年会怎么来培养呢?陈茵介绍说,前半年,公司的培训师,会将企业的教学计划与学校的教学计划结合起来开展课程。到后半年,就以在企业中实践为主。“会把同学邀请到企业中,投入到生产一线,结合工作实际环境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