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汕文化 >> 正文

陶瓷微书成为汕头文化名片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作者:姚望新    2014-12-08     浏览:

  • 字体:
  陶瓷微书王芝文,总是能给人以惊喜。11月上旬,他的作品亮相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法国卢浮宫,参加世界文化遗产展览会,这也是今年他的第5次出国参展。下旬,行色匆匆的王芝文又登上市委会议中心的领奖台,捧起汕头市首届优秀人才奖的“技能大奖”奖状。近日,又传来喜讯,他的陶瓷微书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多个炫目头衔的王芝文,最为自豪的事,就是将中国两大代表性的艺术形式结合,使微书同陶瓷完美搭配,培育出一朵属于汕头,也属于中国的艺苑奇葩——陶瓷微书。

陶瓷微书需挑选精美瓷器白胚,画面景物虚实相济,部分甚至整体画面由微型书法构成。微书字体极小,每平方厘米的瓷面上可书写50多个繁体汉字,名片大小的陶瓷可写下300首五言诗达6000字。远观,富有生气的彩绘与陶瓷器型浑然一体;近看,画面竟是由密密麻麻的繁体汉字组成,纵有行横有列,书写行云流水纤毫毕露。

纵观王芝文的艺术轨迹,可分三个阶段。早年他习书法、学绘画,与艺术结缘,走上陶瓷微书之路则是“无心插柳”。微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作品多是“纸上微书”,曾从事陶瓷艺术的王芝文,突然萌生在陶瓷进行微书创作的想法。于是,他不断摸索反复实践,不经意中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诗书画一体的陶瓷微书。

1989年,王芝文迎来人生的第一次收获。汕头组织收集一些本土艺术品到新加坡参展,他把自己创作的一个写着《古文观止》的陶瓷笔筒送去参展。第一次出国参展便引起轰动,当地人以“奇迹”二字评价。

一炮打红,让王芝文获得信心和勇气,也看到前景。自此,他进入艺术追求的第二阶段,一心一意专攻陶瓷微书。

进入21世纪,王芝文艺术生涯进入第三阶段——追求卓越。他的陶瓷微书艺术已是炉火纯青,成绩斐然,被誉为中国陶瓷微书第一人,其作品称为“华夏一绝”。这一时期,他爆发巨大的创作激情,直筒瓶山水微书《闲雅小品文集观》、汉光瓷山水微书《朱子家训》等精品纷纷诞生,这两件作品分别被故宫和钓鱼台国宾馆收藏。而王芝文最为得意的是,历时7年创作的箭筒微书《三国志》。他在一个30多英寸的陶瓷箭筒上写满了整本30多万字的《三国志》,现在,这件获得过“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作品已成为汕头陶瓷微书艺术馆的“镇馆之宝”。

王芝文坦言,这一路走来,是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精力。陶瓷微书创作既要有对作品选材、构图创作的宏观思虑,更要有执笔时的微观想象,这就对创作者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心细如尘的创作力及超凡定力。

近几年,王芝文作品频频代表汕头、甚至代表国家出国参展,受到外国政要及艺术界的肯定。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陶瓷微书是汕头的一张文化名片。几年前,王芝文创立汕头陶瓷微书艺术馆。现在,这个唯一性的私人艺术馆,已成为汕头的一个文化窗口,接待了许多海内外嘉宾。王芝文很珍惜汕头市首届优秀人才奖的“技能大奖”这一荣誉,他说,会继续为汕头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乐当文化使者不遗余力弘扬潮汕文化乃至中国文化。他还透露,目前正筹划将艺术馆升级为私人博物馆,将有代表性的作品保存下来,更好发挥文化窗口的作用。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