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央行喊话金融业,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等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六个月。消息一出,各金融机构嗅出了大商机,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进军个人征信业务。特别是还在徘徊之中的小微金融看到了光明的彼岸,做金融归根结底是做信用,信息精准全面是信用评级评判的前提,而信用则是金融的灵魂,在未来的金融业,得信用数据者得天下。
在以传统商业银行独大为特色的中国金融行业格局中,信用似乎只是辅助性的业务信息,甚至是简单的历史记录,沉睡在我们的信贷档案。相比较美国300多家个人征信机构和600亿元市场规模而言,中国的目前20亿元的征信市场(包含个人和企业)以及屈指可数的征信公司数量的确是对征信市场化求之不得。这次央行《通知》并没有直接提及牌照发放的事情,其实不是故弄玄虚,实在是在“简政放权”改革势头下的谨慎之举,毕竟牌照的潜台词是审批,其实只要主管部门遵循将牌照颁给“高效率守规则且标准化”的金融机构机构的原则,不再走权力审批的老路,显然我们的牌照颁发就不会那么神秘更不会成为寻租盛宴。
传统银行还有机会成为赢家
过去是个人及法人信贷信息被垄断掌握在银行体系,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征信市场化无疑将让本已被互联网金融搞的晕头转向的传统商业银行更加雪上加霜。其实传统银行在普通老百姓眼里还是最可靠的金融机构,老客户的信赖本身就是最大的资本,只要传统商业银行能将历史上个人信贷及其他业务数据信息转化成信用评级指标,就相当于将经验转化成了新的生产力,将获得其他征信机构所不具备的历史优势。同时,传统银行要想成为个人征信市场化的赢家之一,就必须放下行业老大的心态和身段,与第三方征信机构合作,将手中的信用数据变成银行业务的新引擎。
参与个人征信业务不是吃螃蟹而是分蛋糕
信用也是生产力,信用信息只有融合到市场交易定价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个人征信的所谓市场化,市场化不是私人信息的交易化而是私人部门交易活动的重要定价依据。结合中国新金融业务的增长态势和数据统计,中国个人征信市场空间将有望超过1000亿元,但中国目前的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的总规模仅为20亿元,其中个人征信更是仅为2亿元左右,一旦市场放开,个人征信市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润蛋糕。但是面对垂涎欲滴的美味,我们即将获得牌照的市场化征信机构们必须要做好充分的竞争准备才能确保生存和发展。美国在70年代曾有数千家征信公司,经过几十年到竞争淘汰还有300多家征信公司。可见,即使是发了牌照也不是一劳永逸,各个征信公司还将面临征信规模经济的挤出风险,谁的征信市场规模做的大,谁就有机会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过去是抢客户,未来将是争夺个人征信数据的时代。
个人征信市场化将开启消费经济的新动力
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与互联互通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守法的公民将获得更加优越的融资服务,失信的人将面临着“因公交逃票而贷款被拒”的代价。我们的个人基本信息、借贷信息、消费信息、公共信息等日常行为经历都将转化为决定我们“钱包”的评判依据。
中国经济未来将侧重消费拉动,提升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归根结底要靠钱袋子,个人征信市场的发展将给守信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融资便利,提高社会资本的周转率。在过去人们贷款靠的是资产抵押,在个人征信多维度系统建立后,人们将通过刷脸和大数据风险评估来实现资金借贷。
从信用信息管制到个人征信市场化,毕竟是一场破冰之旅,信用数据的碎片化还很严重。但是只有走市场化的道路才能让个人征信变成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动力引擎。个人征信市场化不是将监管权下放给市场,相反是给监管部门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总之,绝不能走回用审批替代监管的懒政时代。
(作者系大公财经特约评论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专注于时政财经分析、公共管理研究、房地产行业与投融资等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