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商声音 >> 正文

马化腾:移动互联网“连接”公共服务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    2015-03-05     浏览:

  • 字体:

医疗、打车、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各种形式的民生服务都逐渐可以在手机上实现。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今天表示,移动互联网不仅为我国信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使得社会公众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各种公共服务。移动互联网将“人”与“公共服务”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全面连接,将大幅提升社会整体服务效率和水平,实现智慧民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人均每日使用时长为3.7个小时,比2010年增加了1.1个小时。办公、娱乐、购物、学习、看病、理财等日常生活服务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同时,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渗透率达到85.8%,高于全球平均的58%。

据了解,微博、微信已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政民互动、引导网络舆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阵地。看病挂号、交通出行、交水电费、转账汇款等越来越多与民生相关的公共服务都可以在手机端上办理完成。

截至2014年年底,各级政府已经在微信上开通了近2万个公众账号面向社会提供各类服务,经新浪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3万个。从实践看,基于移动平台开展电子政务,可以帮助政府向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的老百姓提供更贴近需求、更均等的公共服务,将信息惠民真正落到实处。

各类空气质量监测APP让每个人都能实时了解空气质量情况从而提前做好出行准备,当发现污染空气的行为或现象时也可通过在线举报,实现全民监督。车载智能系统、定制公交等应用的广泛普及对于绿色出行、降低能耗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马化腾表示,移动互联网融合创新已催生出移动支付、位置服务、移动医疗、在线课堂等一批跨产业新兴民生应用,但在技术和业务标准、信息资源共享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缺乏统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民生领域的信息系统基本是由各个部门分别主导建设的,对于开放共享与协作考虑不足,再加上条块管理的体制原因,导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现象较为普遍。相比之下,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将数据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截至2014年4月,已有63个国家制定了开放政府数据计划,其中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的数据在开放数据中占比最大。

马化腾建议,在脱敏和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制定政府数据开放计划,推动公安交警、交通、医疗卫生、教育、信用、社保、地理等与民生相关的政务数据向全社会开放。通过统一存储平台,集成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服务,形成面向民生的公共数据资源池,实现数据共享应用。同时,引导有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平台企业和机构基于这些数据开发更多的民生类应用,并反向将进一步采集到的数据开放给公共数据资源池,形成全社会开放大数据的氛围和良性循环。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