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商声音 >> 正文

李东生:政府要在社保体系建设上加大力度

    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    2015-03-06     浏览:

  • 字体:

TCL董事长兼CEO李东生在两会上提出议案,他认为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近年来社保体系在运行过程中,还有一些矛盾和问题正日益凸显,需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比如说、社保总费率偏高,企业负担沉重;社保资金支付压力大,部分地方甚至入不敷出等问题普遍存在。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包括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促进企业发展;增加社保基金缴纳的覆盖率;增加社保基金收入来源;以及完善社保资金管理机制。

以下为提案全文:

新年伊始,国家社会保险(以下简称“社保”)的改革就迈出新步伐。1月14日,《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结束诟病多年的“双轨制”;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下调失业保险费率,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社保体系在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公平、促进国民福利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我们应该看到,近年来社保体系在运行过程中,还有一些矛盾和问题正日益凸显,需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

1、社保总费率偏高,企业负担沉重

据1月23日人社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的信息,我国社保总费率已超过40%。尽管人社部否认“我国社会保险费率全球第一”的说法,但同时也表示,由于受社保制度模式、转轨成本和人口结构等因素影响,我国社保费率“大体处于国际中等偏上的水平”。

过高的社保费率,已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以及产业转型,尤其是对于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的制造业而言。

这里以员工“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为例,我们在广东聘用一名月薪酬3000元的生产线工人,员工缴纳社保10%左右,缴纳公积金5%以上,工人实际收入最多为2550元;企业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在25%以上,实际负担员工成本至少3800元。以此计算,员工和企业共缴纳“五险一金”占比超过其薪酬的40%。

2、社保资金支付压力大,部分地方甚至入不敷出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一方面导致社保征缴收入增长较慢,而另一方面社保支出刚性增长较快,尤其是在养老和医疗的两方面,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据报道,如果不考虑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013年全国有19个省级统筹单位当期养老金收不抵支,有225个统筹地区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其中22个地区的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出现赤字。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未来20年将大幅加快,2030年会达到2.3亿老人。这意味着今后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压力将持续加大。

特别在中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劳动力到沿海就业,社保支付的人员基数较大,而缴纳社保人员比例较低,导致当地实际收取五险一金的比例高于沿海地区,无形中给在中西部投资的企业更大的员工成本压力。

对解决社保问题的几点建议:

1、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促进企业发展。

通过企业发展来增加就业,增加社保缴纳基数。提高社保资金收入的最根本和最重要途径,是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环境,促进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和社保缴纳基数;而不是竭泽而渔,恶性循环。

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下调失业保险费率,由3%降至2%。初步测算,这一减费措施每年将减轻企业和员工负担400多亿元。这个决定对减轻企业负担有一定帮助,但整体社保费率仍有下调空间;我建议能研究其他社保项目收费下调的可能性。

2、增加社保基金缴纳的覆盖率

社保是要覆盖全体社会就业人员的,但目前社保缴纳的覆盖率还是不够高,小型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个人雇佣人员等,这部分就业人员社保缴纳率很低,不能工作后只能吃低保;如不尽快解决,未来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解决好这部分人员参保问题,不仅能提高社保基金缴纳基数,也能保障这部分人员的权益。

3、增加社保基金收入来源

建议国家在每年中央财政预算中增加对社保的投入,可以用中央财政预算列支,包括部分的央企的盈利上交以及出售国有股权收入等,用于补充国家社保基金。要求省市也参照此方式,补充地方社保基金的收入。此项政策需政府部门研究,通过行政立法实施。

4、完善社保资金管理机制

社保基金的现行保值、增值政策是“存银行、买国债”,先保证安全,再考虑增值。建议建立和加强相应的投资体制和市场化运营机制,加快基金升值。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