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以前,夏天时,常可看到不穿衣服,只在肚脐处绑挂着肚兜的儿童。如果是五六岁以下的小孩,则整年都带着肚兜。当时有俗话说:“囡仔无六月天”,意思是说,若是天气骤然变冷而无法及时给孩童穿衣保暖,便可能受寒致病。另外,因绑挂肚兜方便又节省布料,在某些落后的山区,一些体弱的老年男性夏秋季时也没有穿上衣,只在中腹处绑挂个肚兜,这是因老人也容易患病且护理上很麻烦。
以潮汕肚兜同北方形制的肚兜相对比,本处的较小,少去了胸前的菱形,也没有垂在小腹处的下摆,也去掉了延围到两肋间以至腰背的布料。它只是呈略扁的八角状(也有扁圆状的),利用边角料拼缝而成,左右对称的二三层以上厚布料。其上边角部缝有长布带子以供吊挂于脖子上,两侧边角也有带子供围到腰背扣绑。这种肚兜,多由家庭自制,市集上也有制成品出售。
某些地方在给15岁的孩子做出花园仪式时用的新肚兜较为宽大、漂亮;那是外婆家特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