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位在使用微信红包功能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突然出现了200元的上限。告诉各位,我们的央行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还将出台更加严厉的限制。央行近日公开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里面说,“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络支付进行限额管理,综合支付账户余额付款年交易额不得超过20万元”。什么意思?你一年用余额宝支付的总量不能超过20万。多余的部分怎么办?央行建议你用“商业银行网关支付”“银行卡快捷支付”。而我已经注意到,微信红包有限额后,透过微信平台进行的网银转账业务多了起来。
关于中国经济深层问题、金融改革等问题,我在2015年推出的全新作品《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中,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大部分思路和政府公布的多项改革不谋而合。以下为图书正文部分节选。
我们现有的金融领域——银行、股市、期货、债券市场都存在开放和改革的重大问题。那么我们要透过什么方法把中国金融市场盘活起来?我认为要靠一个有新意且有趣的领域,叫作互联网金融。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发现兴盛的互联网金融因为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模式,而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它们除了给你比银行活期存款更高、更多样化的收益和回报外,还可以兼顾流动性。所以我认为,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绝对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
但是各位肯定要问我,余额宝的回报率为什么在2014年突然下降了?它是不是失去了高回报率的优势?这又要如何解释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弄清楚余额宝的资金流向。余额宝的本名叫天弘增利宝基金,是一只“T+0”货币基金,90%的资金都投在银行间拆借市场,也就是把从支付宝里募集的钱借给银行获取高利息。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2014年余额宝的收益率之所以下降,是因为这段时间银行间借贷资金比较宽松,导致银行间拆放利息低。
余额宝收益和银行间拆借利率
关于互联网金融,我发现很多专家、学者对它存在极大的误解。为什么?他们基本上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双响炮”。第一,以余额宝为首,冲击了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市场;第二,以目前P2P的网络信贷为例,它们冲击了商业银行中的定期存款。因为这两个说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被商业银行视为眼中钉,并且受到了遏制。我在这里想对这个所谓的“双响炮”提出个人的看法。
我们以工商银行为例,来分析一下互联网金融产品是否真的挑战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工行其实有一款类似于余额宝的货币市场基金——工银货币。我们来看看它和余额宝的收益率对比,两个的走势基本一样,工银货币甚至有时比余额宝的收益率还要高一点,也比工行活期存款利率要高。在这种情况下,截止到2014年第二季度末,工银货币的规模只有870亿,只相当于工行活期存款的1%。什么意思?即使给工行储户5%的年化收益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依然会选择活期存款。
工行货币和余额宝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对比图
工行内部的这个数据其实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老百姓在工行决定如何处置闲散资金时,放弃高回报的工银货币,而选择活期存款?因为中国大部分老百姓对手里闲钱的看法是用来花的,而不是用来投资赚钱的。各位想想看,你手里预留的钱是不是用来买日常消费品等,或者用来满足一般消费的?
我们再回头看余额宝。2014年7月,余额宝的用户超过1亿人,规模超过5700亿。为什么远超工银货币的870亿规模呢?因为余额宝和阿里巴巴的支付宝是直接挂钩关系,余额宝里的钱可以直接用于在淘宝、天猫网购,还可以买火车票、付水电费,满足各种消费需求。因此,是消费造成了余额宝金额的暴增。
总结而言,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货币基金,比如工银货币,再加上余额宝,它们都是给我们的投资人增加一个新的投资渠道,拿到4%~7%的年化收益率。这个趋势是好的,但由于一般老百姓还没有特别强烈的闲置资金投资意识,大家还是把闲钱当作“零花钱”,所以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谁离消费近,谁就受欢迎,而它们原本的投资产品身份反而成了排在第二位的考虑因素。这么看来,互联网产品作为投资理财产品,对银行活期存款的冲击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