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说的南戏,是南曲戏剧的泛称,除了宋元戏文,还包括元明以后衍生的传奇。明代以“潮腔”、“潮调”冠名的潮剧,是在戏文、传奇共同作用下,融汇潮州的戏乐、民俗而后形成的地方剧种,不仅艺术表现基本上脱胎于南戏,南戏的人文意蕴、思想内容、审美特质、运转流变的态势和取向,统称南戏精神,也一直为其吸收和传承,其中最主要并且仍具现实启示意义的,有
如下几方面:
一、正视现实,褒贬善恶
南戏,从戏文到传奇,前后几百年,得以风靡国中,衍传南北,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编演的剧目,多数取材于当时社会累不可收的人和事,表现的又多是关注百姓疾苦、惩恶扬善的主题,追求取向与人民大众的愿望和呼声保持一致。南戏最早期剧目,许多通过表现“发迹变泰”、负心背义的寒门士子“富易交”、“贵易妻”,酿造人间悲剧,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新进权贵衣冠禽兽的行径和本质,隐性地鞭挞封建统治集团势力,由于符合大众的要求,所以才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南戏戏文和传奇,许多剧目还从人伦关系的角度,表现佞臣酷吏弱肉强食、恶霸豪绅仗势横行和不断的战争给现实人生带来的苦难,揭示造就当时各种人间悲剧的真实缘由,对战争和社会黑暗进行无情揭露和谴责,同时通过表现婚姻家庭的悲欢离合,歌颂患难夫妻信守如一的高洁情操和传统美德,所以也才备受青睐而传承不辍。南戏描写爱情的剧目,能够一代代活现于舞台,同样是因其内容对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封建秩序具有反抗性、谴责性,对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而抗逆浊世的青年男女的行为具有同情性、赞美性所使然。南戏这种精神,潮剧从最初移植上演戏文、传奇剧目开始,便逐步吸收,不断传承。潮剧剧目繁多,内容十分丰富,大凡男女恋情、国家兴亡、人间悲欢离合、历史沧桑变化,几乎都被涉及。尽管受历史、社会诸因素的影响,有些存在内容混杂、格调不高的情况,但主流同样是以体现民族的传统和各时期的社会现实为特色,以“寓褒贬、别善恶、载治乱、知兴衰”和启示世人与时俱进、从善弃恶为主旨,所以受到观众普遍欢迎。这对今后更好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和“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精神,相信仍有很好的启发和帮助。
二、构造特色,扎根民间
地方性、民间性都是南戏的根本特征。地方性首先指语言,宋元戏文发端于温州,初用温州方言演唱,故称“温州杂剧”。后流行至临安(今杭州)及浙闽一带,适应观众要求,改用“官话”演唱,但名曰“官话”,实仍保留温州土音,为“温浙戏文之调”。至明初,南戏流行南方各地,由戏班用“官话”夹杂当地方言演唱,“音随地改”,又育化出用各地方言演唱的新剧种。南戏各地方剧种在形成过程,还溶化不同地方的历史、地理、风尚,使内容取向、形式定势、审美构架等方面,既保留南曲戏剧的共同特征,又凸现与相应地域观众群体相皈依的个性风范,这些都组成剧种的地方特色。民间性也是南戏的显著特点。早期,南戏在温州产生,温州民间的风情习俗、文化心理和通俗化艺术,都给它以滋养和影响。南戏演出,也一直与民间风俗胶着在一起,成为民间承古俗而风行的酬神祭祀演出的载体。后南戏衍生的流派,分道扬镳,形成昆山腔和弋阳诸腔的对峙状态,昆山腔一度因追求雅而脱离大众,导致“曲高和寡”,逐步走向衰落,弋阳腔则继续“沿土俗”,走平民化路子,结果因其俗而受广大群众欢迎,获得蓬勃发展。昆山腔和弋阳腔的不同取向和效果,更说明民间性是地方戏曲的生命根系。这些情形,潮剧亦然。最初南戏戏文、传奇在潮州传演,同样是采用“官话”,但“入乡随俗”,演唱过程也被渗进本地方言,渐渐出现“土风声调”。及至“潮腔”、“潮调”产生,更是大大推进语言、声腔的地方化,最终形成潮剧。潮剧内容取向、表现形式也多溶入与潮州民系文化直接相关的历史、地理、人文,以及潮人世代相袭的注重生命、注重事功、注重现世生活的人生态度和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乐人为尚的审美趣味,从而形成清峭柔远、平易抒情的独特神韵。潮剧的民间性特点同样十分突出,它一直以农村市井的庶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剧目除相当部分移植、改编自戏文和传奇外,自编的戏出许多都取材于当地民间传说和故事,或地方人物事迹,而且始终把普通大众的喜闻乐见放在心上。潮剧的演出班社、演出活动也都呈民间特点。潮剧广场戏,从明代中叶开始就在潮州渐次繁兴,今天仍然成为城乡广场文化的重要载体。潮剧的地方性、民间性同样受南戏精神的直接影响,它承载的内涵和积累的经验,都将继续对潮剧今后的生存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三、不息为本,日新为道
图新、求变、发展,是南曲戏剧在流传过程存在的另一个特点。南戏最早源于温州的里巷歌谣,但北杂剧也曾对其产生直接影响。到了13世纪后期,随着北方杂剧流入南檄,促进南北戏曲交汇,南戏更是不断吸收北杂剧的艺术成就,形成“南北合套”,借以丰富和发展自己。及后南戏迅速发展,各种声腔并列竞争,导致戏文内在质变,传奇崛起盛行,这时新兴的昆山腔和弋阳诸腔戏,又在继承早期南戏传统的基础上,再依不同的追求取向,广收博取,革新创造,形成不同的品性和风格。南戏“不息为本,日新为道”的精神,同样在潮剧身上获得充分体现。潮剧剧目除相当部分承传自南戏戏文和传奇外,从明代中叶开始还再不断依南戏的戏剧结构和演出行当体制,用“潮腔”、“潮调”取材于本地的社会生活和民间传说,编演如《荔镜记》、《金花女》、《苏六娘》等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剧目。声腔、音乐、表演等方面,潮剧除了广泛吸纳潮汕民间的小调、歌谣、俚曲,用于强化自己的地方特色之外,也不断随时运流变鼎新。特别是入清以后,尤先后从梆子、乱弹诸腔戏汲取大量养料,加速发展自己。鸦片战争以后到辛亥革命爆发期间,潮剧还不断通过移植、改编西秦戏、正字戏、外江戏的戏出,创新自己的声腔、曲调,充实丰富自己的行当、表演。直到上世纪初期,潮剧适应新的社会发展情况和观众“喜新厌旧”的审美需求,又再大量借鉴外地剧种和电影、流行歌曲等艺术成就,大力创新剧目,推进声腔、音乐、表演的变革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潮剧更是多方借鉴、吸收各种新的艺术养分,培育、发展多样的舞台题材,逐步实现载体的转化,即通过电影和视频、数码、网上等媒介进行传播,不断张扬自己的生命活力。这些都说明潮剧也非不求新变的文物古玩,它在南戏传统基础上形成,又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嬗变演进。这种不息图新的精神,在戏曲艺术处于转型期的今天,对潮剧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信息链】
近期,学界有几篇探研潮剧源流的论文,引人关注。
本平:《温潮同源,泉潮一腔》。该文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对语言、音乐这两个区别不同戏曲声腔的不同风格特色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从中论证泉腔、潮腔同属南戏的一支,明代合为一个声腔,涵盖用闽南方言及其次方言演唱的梨园戏、潮剧、高甲戏、陆丰白字戏等剧种,是与昆山、弋阳、余姚、海盐四大声腔同时存在的南戏第五大声腔,称潮泉腔。
郑志伟:《略论潮州古戏文曲腔演进》。该文以《明本潮州戏文五种》为线索,阐述明宣德至清顺治年间,潮州戏剧曲腔由正音变乡谈,由乡谈而成潮调,再而融合昆山腔、青阳腔、余姚腔、西秦腔、梆子腔、皮黄腔等音乐因素,经过广采博收,溶化发展,最终才形成潮剧这个独具特色的声腔剧种。
张烈:《南戏的起源和传播》。该文根据宣德抄本《刘希必金钗记》、嘉靖抄本《蔡伯皆》及嘉靖刻本《荔镜记》、万历刻本《乡谈荔枝记》和《金花女》等戏文,阐明南戏是潮州戏的源头,“乡谈”是潮剧的前身,潮剧与南戏有着传承关系,传承存在两种形式,一是正字传承,二是演化为地方戏曲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