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已经形成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平台金融三足鼎立的业务格局,定位为大众客户、小微客户与金融机构的“连接者”
拿银行牌照做互联网公司
——专访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
开业不足一年,年轻的微众银行便遭遇挑战,管理层变动、合作银行关闭“核身”接口、业务模式被质疑,一系列棘手的难题扑面而来,这家被寄予很高期望的金融改革“急行军”,一时间被推至风口浪尖。
《财经》记者获悉,监管部门已经于10月12日批复微众银行新任行长的任职资格,微众银行原监事长李南青正式出任微众银行行长。而招商银行(18.38,0.13,0.71%)“核身”接口关闭事件,双方仍在沟通,尚未达成实质性进展。
2014年下半年,中国银监会先后批准五家民营银行启动筹建,民营银行改革试点获得历史性突破。从业务模式看,这五家银行大致可分为两类,即传统型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和互联网银行(浙江网商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
民营资本热情高涨,五家机构很快正式开门迎客。在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的大潮下,尤其是网络银行的面世,引发了金融界高度关注。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简称“微众银行”)孕育于改革创新的前沿阵地,背靠腾讯公司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不一样的历史使命。
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说,“我不认为我们在做一家传统银行,微众银行彻头彻尾是一家互联网平台,一家持有银行牌照的互联网平台。”微众银行是大众客户、小微客户与金融机构的“连接者”,更具体点说,微众银行是技术支持、风险服务、产品设计的提供商,是数据分析的顾问公司,通过输出这些服务,推动合作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目标客群。
基于这一角色定位和业务理念,微众银行迅速启动搭建自己的业务架构。今年5月,微众银行推出首款个人消费信贷产品“微粒贷”。8月中旬,微众银行APP上线,并推出首批代理销售的理财产品,目前已经形成了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平台金融三足鼎立的格局,业务架构雏形初步显现。
以微粒贷为例,运行近五个月以来,累计放贷额达到30亿元,贷款余额20多亿元。采取白名单邀请制,贷款信用表现良好,30天以上逾期不足千分之三。作为微众银行首款产品,市场表现超出预期,产品形态、业务模式亦趋于稳定。目前微众银行有多款产品正在内测,基于网络银行概念的产品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然而,一切并非预想的那样顺风顺水。很快微众银行陷入行长离职和合作银行关闭接口的漩涡。一时间,外界传言四起。9月底,在深圳桃园路微众银行总部办公室,顾敏接受《财经》记者专访,详细阐述了微众银行选择平台化银行模式背后的逻辑、业务拓展和发展规划。同时,他也直面行长离职风波、招行“核身”接口关闭事件、公司内部激烈的文化碰撞等各种敏感话题。
顾敏曾在中国平安(32.91,-0.26,-0.78%)供职十余年,有着丰富的保险行业从业经历。眼前的顾敏,没有传统的银行家西服革履的深色职业装,也不打领带,一身休闲服装扮,看上去是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创业者“IT男”。言谈间,他思维敏捷、谈吐清晰、直率爽朗。有别于传统金融业,他习惯于将微众银行称之为“公司”。
“这一年团队磨合很痛苦,内部激烈的文化碰撞无时不在。”他坦承,互联网文化更加注重客户体验和产品创新,而金融则强调风险最小化,两者天然难以共存,这两种思维模式只有在经历充分争论和吵架后,一点一点磨合,只有在团队稳定前提下,两种思维模式逐渐寻求平衡,才能形成最终的默契。
互联网银行的出现,会对现有监管制度到底带来哪些冲击和挑战?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顾敏表示,外界惯性思维认为,监管部门很保守,其实恰恰相反,各级监管部门都很开放。所谓监管挑战或者外部环境制约,主要体现在现有部分监管制度和规章条文,与互联网银行的发展需要不适应,例如,微众银行需要一小时内查询20万笔个人征信数据,但现有央行[微博]征信中心的系统很难支撑这种业务,都是诸如此类的问题。
近日,银监会城市银行部主任凌敢撰文称,下一步银监会将完善民营银行监管框架,督促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强化关联交易、流动性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支持各家银行实现特色化市场定位,鼓励培育经营特色,研究民营银行实现差异化发展政策。
“我和曹彤很像”
《财经》:微众银行前行长曹彤离职后,外界关心这种人员变动,是否意味着公司战略和发展思路转变?
顾敏:创业团队一定会经历很多酸甜苦辣,高低起伏,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反而比较奇怪。所谓管理团队变动,其实就是曹行长离职。但微众银行的发展思路,没有因此发生任何改变。
最具体的表现是,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到访微众银行,当时我们那份向总理汇报的材料,今天上午(9月24日)我又向深圳市市长递交了一遍,几乎完全一模一样的报告,同样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只是内容更加丰富,措施更具体。自今年1月以来,微众银行除了员工数量和产品计划时间点更新外,发展战略和方向没有任何调整。
曹彤是我亲自邀请他来到微众银行的,去年下半年我们一拍即合。如今我还是一半“打工”,一半“创业”,而曹彤选择了一条更为完整的创业道路,我和曹彤的能力很像,大家擅长的领域差不多。
《财经》:擅长哪一领域?
顾敏:如果这样讲,我会变得有点自我表扬(笑)。
这么讲,曹行长有几点特质,其中一点是他能够在很多非常复杂的局势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两人对于微众银行如何发展,很多看法也非常一致。
今年初,曹彤就有了去单独创业的想法,此后我们有过很多次深入讨论,目前他的创业方向,有部分是他的想法,也有部分是我给他的建议。
《财经》:既然有这么多相像的地方,那应该是“志同道合”的搭档,为什么他会做出了新的选择?
顾敏:就因为是志同道合,所以在微众银行我们才能合作得很好。只不过他现在想明白了,走了一条创业道路。
对于他离开的原因,我看到了几种解读,第一种说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遇到瓶颈,当然互联网银行有很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但是他的离开是不是代表互联网银行有问题呢,我觉得这不太对。第二种说法是,他跟团队的其他人不合,外界说“平安系”过于强势,其实外界在讲“平安系”的时候,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在微众银行的团队里面,如果将曾在招商和中信工作的人加起来,占到整个微众银行高管团队的一半以上。公司高管一共12个人,有6位来自“招商+中信”。至于“平安系”和“招行系”内斗的传言,这些都是阴谋论,只是外界比较喜欢看而已。
《财经》:现微众银行监事长李南青已接任行长一职,你怎么看未来与他的合作?
顾敏:从分工看,包括风险、运营、财务、人事等,所有前台业务都由我负责,行长负责中后台业务。我认为,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主要责任人,当然应该要深入业务。
李南青的做事风格是跟我完全相反,他比较稳重,思考问题非常周全,而我性子比较急,什么都想要快。如果你把我看成一个往前冲的人,他会是在后面拉住我的人。曹彤离职后,我建议他出任行长,公司股东和董事会都接受他出任行长。从银行内部来说,需要有这样的平衡,这也是我们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探路“联合放贷”
《财经》:“微粒贷”产品今年7月上线以来,目前运营情况如何?
顾敏:“微粒贷”产品已经在手机QQ和微信两大渠道接入,采用白名单邀请制。截至9月末,累计放贷近30亿元,贷款余额近20亿元,绝大多数客户选择10个月还款,所有借款客户在一个月以内还款的比例大概是15%到20%,以此推算,平均借款期限4个月左右。
贷款客户信用表现比我们原来预想好很多,30天以上逾期大概在千分之三以下,当然,这不能直接等于信用损失,因为一部分逾期贷款可能还可以回收。这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我们原来的假设,只要不借太多,就不应该假设那些客群的信用表现一定比别人差,如果借出二三十万元,面临损失的风险可能会较高,但是如果只借出5000元、1万元,客户的信用表现不一定会很差。
《财经》:“微粒贷”本质上是一款个人消费贷款产品,采用“联合放贷”的模式,这种联合是如何体现的?
顾敏:简单地理解:贷款由微众银行和合作银共同发放,合作银行收到利息后会分给微众银行一部分,这部分称为合作服务费,这种模式下,大部分收益由同业银行享有。微众银行扮演的角色是产品、风险管理等技术的输出者。
当然,微众银行也提供部分放贷资金,目前微众银行提供资金的比例约为20%,合作银行大概是80%以上。之所以现在要出资20%,是因为模型表现还不稳定,与合作银行的信任关系尚未充分建立,未来希望比例从20%降到5%以下,甚至降到1%以内。
目前,微众银行已经与上海银行、包商银行等3家银行接通,与7家银行签订了合作合同,希望今年底合作银行达到10家,明年扩展到四五十家左右。
《财经》:与银行谈判过程中,股份制银行、国有大行的态度有哪些不同?
顾敏:中小型银行非常积极,大行则相对比较谨慎。因为大行本身在互联网领域的业务能力和自身获得零售客户方面的能力很强,微众银行为它们产生的额外价值没有那么明显,而中小规模银行跟我们合作较多,一些中型规模以上城商行,还有小型股份制银行,中型规模以上的农商行以及一些外资银行,出于拓展零售业务的诉求,与我们合作的意愿强烈。
我想强调的是,微众银行不会将这些贷款放在自己资产负债表中,这与微众银行的业务模式直接关联。等这些业务成熟后,会走所谓“联合贷款”的模式。当然,跟合作银行签的合约并不局限于“微粒贷”的联合贷款,未来在消费金融领域,还会有两款新产品面世。
《财经》:“联合贷款”意味着微众银行更多地充当着“连接者”和“输出者”的角色,怎么理解“连接”、“输出”的具体内涵?
顾敏:所谓“连接”,即微众银行是客户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连接者,是一些拥有用户、场景但却缺乏金融能力的平台,与具有资金能力却缺乏客户的机构的连接者,第二种连接模式,我们将其称之为平台金融。
所谓“输出”,微众银行可输出三样东西,第一输出用户,例如跟上海银行合作时,上海银行实际上是从微众拿到了客户完整的数据;第二输出科技,现在微众银行有近500名科技人员,微众银行基于去IOE的科技平台做了大量投入,在同业领域中,数据科技方面明显领先;第三输出新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手段,微众银行基于社交数据的风险管理手段,有助于丰富传统信贷的信用管理手段。
业务架构初显
《财经》:8月底,微众银行推出手机APP,并开始代销除银行理财以外的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微众银行对这块有哪些计划和设想?
顾敏:自微众银行推出代销理财产品功能后,已经先后代理销售了保险、基金、券商等多款资产管理产品,代销理财的情况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每款产品都会很快销售一空。起初我们假设客户对产品兴趣不高,将产品收益几乎都让利给了消费者。
但是,第一期产品只销售半天就售罄,后来几款产品越来越夸张,基本都是秒杀,这时候我们才觉得不对,产品收益率定得太高。通过这样不停地测试,微众银行会形成基于APP上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曲线,再根据这个曲线再去找产品。绝对不存在外界想象的,我们采用了饥饿营销的手段。
微众银行不会自己创设理财产品,我们希望成为纯粹的理财代销平台。到目前为止,微众银行尚未被允许通过远程方式进行银行理财产品面签,所以银行理财产品尚且不能代销。公司计划明年初推出新功能,直接让合作金融机构在微众银行APP里面开店,这就意味着微众银行可能连代销都不做了,可以把它看成是理财的淘宝,不同金融机构都可以开店。
《财经》:此类理财产品的代销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线上、线下代销体系,请问微众银行的优势是什么?
顾敏:最大的优势是成本。
同样的理财产品,在物理网点的销售成本可能要达到100个BP左右,或者起码50个BP。经过我们测算,当微众银行此类业务形成规模效应后,只需要支付20个BP左右的成本,这样就会产生80个BP的收益差,反映在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就是0.8%的差异,这部分差值一部分会反映在理财产品收益中,提升理财产品的收益,而另一部分会体现为微众银行的收入。
《财经》:从目前看,微众银行已经形成了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平台金融三足鼎立的格局,请您详细介绍“平台金融”的业务逻辑和设想。
顾敏:第一块是消费金融,这很好理解,以“微粒贷”为例,它是与QQ、微信合作,所以它走得非常快。第二大块是财富管理,也就是微众银行的理财产品代销平台,现在业界还存在一些质疑,但是未来会逐步改进。
第三块是平台金融,绝大部分金融需求几乎都与某些场景有关,首先将金融和互联网结合起来的场景是电子商务,就像淘宝、支付宝[微博]。而绝大部分金融应用场景,更多在线下,比如买衣服、装修、买车、结婚、旅游、教育等,但当O2O出现后,会发现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将金融直接嫁接到这些场景中去,这就是微众银行拓展平台金融的基本逻辑。在整个合作过程中,获得收益最多的实际上是合作伙伴,微众银行是这些场景、用户、数据的平台合作伙伴,输出金融能力,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到其他O2O场景中。
总之,微众银行只是跟随在后面的金融服务商,甚至整个过程中,都不出现任何微众银行的品牌。微众银行计划今年再推出两款类似“微粒贷”的消费贷款产品,一款是跟大宗消费品有关,另一款产品与家庭房屋装修有关。
《财经》:现在微众银行业务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但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一直在进行,与传统银行相比,组织架构有哪些不同?
顾敏:传统银行正在推动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准确地说,微众银行已经不是流程银行,而是项目银行。微众银行一项新业务出现后,永远都是用一个项目先把它推动起来,形成一个完全跨部门的组织,项目的主导者从头抓到尾,基本可以等同于,在建立一个只有一款产品的迷你银行。
当项目走到一定阶段后,再把这种模式固化,变成组织,随着项目的推移,固化的组织会越来越多,新项目会越来越少,整个银行组织也会慢慢固定下来。在“微粒贷”产品启动之初,曾经就是一个超大型项目组,项目经理是黄黎明(微众银行副行长),他从头抓到尾。当“微粒贷”慢慢形成规模后,再把它变成固定的平台,只有少数几个接口与外部部门连接,比如说科技等等。
我相信未来这会是常态化的模式。总体来看,微众银行现在很多业务,包括还没上线的业务,都是先有业务才有组织,未来一段时间内微众银行仍然会按照这种模式走下去。
平台化银行的逻辑
《财经》:微众银行一直强调,要“成为一家拥有银行牌照的互联网平台”,请您谈谈“银行牌照的互联网平台”这一选择背后的逻辑。
顾敏:微众银行在批筹第一天开始,没多久就想好要成为一个平台,为什么呢?首先,从中国银行在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决定了做传统银行走不通。微众银行成立时,腾讯的PB15倍,中国银行业A股的平均PB大概是0.8倍,所有股东都说,如果要投资银行,投上市银行就好,为什么要投资微众银行。
传统意义上,对于不少银行,企业员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银行利润层面,对银行股东来说也一样,如果股权永远不卖出,股东就不看重银行的股票价值。就像国内的国有银行,当然就不会关心这家银行的股票值多少钱,而只关心这家银行赚多少钱。
我们常举例,如果要建立一家传统银行,会拖累腾讯股价。设想一个1000亿元总资产的腾讯,做出一个2万亿元资产的微众银行,把两个资产负债表放一块,这会让腾讯高管很纠结,就连市场分析师都会质疑腾讯的投资决策。
在这种假设场景下,如果微众银行发展不太好,外界会说这么好的资源浪费了。如果做得很好,成为一个2万亿元的银行,反而可能会拖累腾讯股价,这时候腾讯还怎么支持你,这就会出现一个悖论。
因此,选择平台化的互联网公司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财经》:外界认为,微众银行既然要做平台,拿着银行牌照做平台会不会浪费?既然做“平台”,腾讯自身甚至就可以做,如何看这种评价?
顾敏:这是个挺有趣的问题,这个说法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无论微众银行多想变成一个平台,银行牌照还是必要的。如果一开始仅以平台身份跟合作银行谈合作,很容易被合作银行拒绝,因为你自身没有任何产品,也看不到信用表现。现实中一家银行跟一家互联网公司很难发生合作关系,因为你没办法在风险上、客户共享上达到银行的要求。第二,阶段性必须有银行牌照支撑,比如“微粒贷”,7月以前,贷款都是要百分之百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中,微众银行需要向合作银行证明。当然,当产品越来越成熟后,的确银行牌照的价值会逐渐减弱。
我认为微众银行需要银行牌照有两个长期理由和两个短期理由。两个短期理由:一、银行会对你比较信任。二、会让你在初期扮演银行角色,从而完成由银行往平台的过渡。长期的两个理由:第一,有银行牌照,才能合法地保持客户所有的数据;第二,在中国要做金融,内在的合规经营要求和资质还需要监管认定。但是正常情况下,确实是这样的平台不必然需要银行牌照。
《财经》:此轮民营银行改革试点推出两家网络银行,分别是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怎么看两者的不同?
顾敏:网商银行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蚂蚁金服本身在建立平台,我认为,当上面母公司已经建立平台的时候,下面子公司不必然要做平台,因为子公司是附属角色,而微众银行并没有这样的母公司,所以自己一定要建平台。
与网商银行相比,两者的定位会有不同,微众银行也从来没有将网商银行视为竞争对手,中国整个市场空间很大,两家都很小,微众银行的定位是平台,向其他银行提供支持和服务,我认为有一天微众银行可以与网商银行合作。
文化磨合与挑战
《财经》:互联网文化更加注重客户体验和产品创新,而金融则强调风险最小化,两者天然地难以共存,面对这样的难题,公司如何平衡和处理?
顾敏:在过去近一年间,每天都碰到这样的情况,甚至吵得不可开交。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团队不断磨合,大家只有通过讨论、争论、辩论等一系列程序后,最终形成一定的默契。
吵架的原因是两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本身不同,并不是两方从各自的利益角度出发,吵到最后的结果是,持有互联网思维的一方本身的思考方式会发生变化,出身金融领域的人的思考方式也会产生变化,相互都逐渐明白对方的出发点,不断磨合后,各自会开始明白和接受对方的思考方式。
当然磨合过程很痛苦,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稳定至关重要,否则新人加入后,还要重新吵架,两个人之间如果没有信任,吵架会演变为人身攻击,所以我们现在非常希望做同一件事的团队保持稳定,只有经历磨合期,才能形成自己的公司文化,业务才能逐步定型。
《财经》:有具体的案例吗?
顾敏:第一个例子,客户购买金融产品的风险评估,双方吵翻天的核心问题是,整个风险评估该怎么做。按照监管要求,起初在尽量满足合规的情况下,第一版风险评估设置了35个问题,金融人的逻辑是,监管规定必须满足,否则面临合规风险,而互联网思维认为,如果追求客户体验,谁会在那么小的手机屏幕上连续回答那么多专业、深奥的问题,客户体验能好吗?
为此,公司首席风险官和管业务的两拨人吵得不可开交,没人敢作决定,最后到我这里来,我的原则是,微众银行有责任提醒客户,客户看不看是他的问题,所以在坚持风险评估的同时,最后将问题尽量简化到12个。
再比如,“微粒贷”在开发上线过程中,首笔贷款要不要电话核实,也存在激烈争议,互联网人的思维是,客户第一次体验产品,需要最好的体验感受,体验不好就会失去客户。但是金融人的逻辑是,风险把关一定要在一开始介入,哪有钱都借走了,才做风险把关,矛盾就此出现。
这种争吵无时不有,有些时候可能迁就一下互联网思维的人,有些时候看不太清楚,就保守一点,你永远要找到平衡点。
《财经》:现在这种磨合到什么程度了?
顾敏:比如“微粒贷”的团队,现在已经磨合得非常好了。我认为几个因素有助于磨合成功;第一,产品一定是成功的,如果产品不成功,怎么磨合也磨合不出来;第二,团队稳定,并且需要足够的时间去磨合;第三,部门负责人很重要,他要学会平衡各方意见。
《财经》:对于一家股权相对分散的民营银行,股东间关系也至关重要,面对一些潜在股东目标分歧和理念冲突,公司是如何应对的?
顾敏:首先,我认为股东层面有一个明显的主导者,是公司治理结构成功的关键,腾讯非常好地扮演了这一角色,一方面腾讯协调各方资源,发挥极强影响力,但又不过度参与到公司日常经营。微众银行前几大股东对银行业务模式的看法高度一致,在盈利预期方面,是追求客户还是短期盈利?各股东亦有共识。这些股东还存在相互投资的关系,这些都是保持股东关系融洽的因素。
目前,微众银行股东们都明白自己对微众银行的贡献值和他们的持股比例是不完全匹配,腾讯持有30%股权,但它可能贡献90%的价值。不过,我一直坚持,腾讯的支持应该按照一个公允的,合理的市场价格收取费用。
腾讯目前暂时不收取任何服务费,仍然是无偿支持,但不表示微众银行可以永久性地免费享受腾讯的资源和服务。坦白地说,只有付费才能让生意长久,否则微众银行与腾讯的关系可能会说不清楚,会一直被别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