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不仅有壮阔美丽的山海风光,颤抖舌尖的美味佳肴,还有很多领先全国的尖端科技企业和技术人才。这些被称为“技术控”的研发人员,每天在实验室里研究创新,拿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创新科研项目和专利技术产品。汕头为他们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他们也为实业兴市默默奉献着辛劳的汗水。
“我是汕头人”栏目今天关注的就是一群打造中国精细化工高端品牌的“技术控”: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团队。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但“我是汕头人”已然成为他们最为骄傲自豪的声音。
核心提示
一支“牛”气冲天的科研团队
精细化工产品,素来被称为“工业味精”,对工业生产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中国的精细化工领域,“光华科技”一直是一个闪光的名字,如今更是中国A股化工版块的龙头企业。
“光华科技”在哪里?就在汕头。这家位于大学路上的精细化学品制造企业,其电子化学品和化学试剂不但在国内拥有稳固的市场,还销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那些耳熟能详的世界500强企业或知名跨国企业如富士康、宝洁、高露洁等,很多产品都需要添加“光华科技”生产的“味精”。在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公布的《中国印制电路行业百强企业》排行榜中,光华科技2011-2015年已连续五届位列专用化学品销售收入第一位。今年,公司集体还获得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光华科技”为什么能这么“牛”?因为有“牛”气冲天的科研团队——“光华科技”现有员工500多人,超过30%的员工从事着创新、研究与开发。
公司于2011年组建的“电子化学品院士工作站”是粤东首家院士工作站,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定蕃教授及其团队成员组成;2013年引进的“印制电路特种电子化学品创新团队”入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和扬帆计划,更壮大了在电子化学品领域的研发力量。公司还组建了“博士后工作站”、“广东省化学试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研发机构,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
走进“光华科技”,你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汕头智造”绝不是虚美之词,而是实实在在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还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与市场。
一个“金点子”稳住美国客户
采访“光华科技”的过程是一个文科生出身的记者脑洞大开的过程。氨基磺酸镍、氯化亚锡、焦磷酸钾……面对产品名称,记者一时间分不清哪儿跟哪儿。不过,经技术人员的介绍,知道这些产品是应用于手机、汽车零部件等电子产品,日用化工,食品添加剂,医药原料等领域之后,终于明白这些都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
公司的科研人员,每天面对的都是一堆堆的瓶瓶罐罐,研究的过程是枯燥的,但公司的“技术控”们却乐此不疲,经常为了完成某个突破性的实验,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投入工作。
年轻的技术员小杨就是一个不断寻找“金点子”的技术迷。有一次,公司接到美国客户提出的一个新需求,要求将公司一直生产的一个常规产品通过特殊工艺达到用于高端生物制药行业的水准。当时,以公司原有的生产工艺,能达到要求的效率很低,小杨觉得这是一个新的挑战,就和生产主管提出要改进生产工艺。他们和生产部一名一线员工组成小团队,一线员工根据平时操作经验,结合小杨不断对工艺条件进行无数次的摸索、调整试验,最终完善了产品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该美国客户已成为公司稳定的客户。
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这类创新改善案例还有很多。公司有完善的激励机制,会根据员工在新产品开发、改进生产技术、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的“金点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因此,创新实验对“技术控”们来说是充满挑战性的,也充满亢奋的激情。
没有“外来户”,只有“汕头人”
“光华科技”的科研团队中,有三分之二的技术人员是外地人,除了一部分比较年轻的技术员外,很多外地技术人才都在汕头安了家,安心地在公司从事科研工作。在他们内心里,自己已经成为汕头人,他们对企业的感情,对汕头的认可与信心,让他们骄傲地说出“我是汕头人!”
技术中心副总监谭泽老家四川,2005年来到光华科技,11年来,他主持和参加了多个科技项目的研发工作,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对国内电子信息行业及电子化学品行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评为汕头市“第13批汕头市优秀拔尖人才”。
谭泽很早就已在汕头安了家,妻子也是“光华科技”的一名工程师,孩子在汕头出生和接受教育,他们一家早就成了地道的“新汕头人”。在这样一座山清水秀、前景无限的城市里,谭泽和许多外来员工一样,找到了事业的方向,更找到了人生的坐标。“外来户”这个称谓在他们的观念中已经消失,“我是汕头人”成为坚定的自我认知,因为,汕头给了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他们也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打造了一个闪光的工业科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