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汕文化 >> 正文

潮汕元宵食俗

    来源:     作者:     2014-09-14     浏览:

  • 字体: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据《岁时杂记》载,“上元节”的由来是沿袭道教的陈规。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其实在道教产生之前,就已有元宵节了。
    元宵节在潮汕是一个大节,游神赛会、游灯赏灯、敬神祀祖等,从城市到乡村都热闹非凡。这个节日传统的食俗是吃“鼠曲粿”和“汤圆”。鼠曲粿来自民间,是集中群众智慧研制和不断提高的。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到处烧杀掠夺,揭阳人民为避战乱而逃到山林里,后来没有粮,只得寻找野菜充饥,便发现了一种无毒而口感微有甘香的“鼠曲草”,于是经常采吃。战乱过去回家,有的人便将“鼠曲草”采回家里,捣碎后与大米一起舂成粉末,用来制作粿皮。以后人们又将粳米改为糯米,使粿皮柔软润滑。最初由红糖番薯泥做馅,制成的粿品是暗褐色,取名“乌粿”。但元宵、春节都是大吉大利的日子,用这种色泽乌褐、名字又不雅听的粿品来敬神奉祖,觉得有点别扭。后来随着馅料改变为“槟醅粿”而更名“槟醅粿”。槟醅粿是糯谷经烘培暴开出来的糯米,加入白糖、芝麻、花生来拌和而成的。“槟醅粿”清醇、柔软、香甜,甚为爽口,色泽也雅看。至晚清揭阳榕城李奇遇专门经营此一粿品,把原来的粿垫香蕉叶改为豆腐膜,并把粿坯用刻有图案的印模印压,使粿品统一规格,美观大方。后来人们为什么把“槟醅粿”称为“乒乓粿”呢?由于“槟醅粿”与“乒乓粿”谐音,一些外地顾客来买粿品时,咬音不准将它称为“乒乓粿”,人们觉得“乒乓粿”比“槟醅粿”更方便称呼,就都叫“乒乓粿”了。1997年揭阳“乒乓粿”经全国烹饪协会审定被评为“中华名小食”。
  ’潮汕先人用鼠曲草掺入食物中,完全是凭借生活体验,但却用得很正确,因为鼠曲草是一种草药。南朝陶弘景《名医别录》载:鼠曲草“主治脾寒、寒热、止咳。”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也写道:“取鼠.曲菜汁作羹,以蜜和粉,谓之龙舌粿,以压时气。”《本草纲目·草·鼠曲》引邵桂子《瓮天语》:“北方寒食采茸母萆(“鼠曲草”别称)和粉食。”我们的先辈并没有读过南朝的上述记载,竟能用之制作粿皮,可谓是一种创造。
    潮汕的元宵节还有吃“元宵”(汤圆)的习俗,这一习俗是南宋末年从中原传入的。元宵吃“元宵”,意在祝一家团圆和睦,并借以寄寓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的心愿。
    昔年的元宵,咸、甜、酸、辣均有,可煮、可蒸、可炸。如以猪肉、豆沙、芝麻、桂花、果仁拌白糖为馅料的甜一味元宵,美味可口;以芥、葱、蒜、韭、姜为馅料的菜元宵,则取意聪明、勤劳、长久、向上。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