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板块连续2天发起冲击,但其余板块和个股不仅没有跟随,反而有所调整,市场量能更是不增反降,沪市量能在午盘后还迟迟无法突破900亿元,且整体上处于一种资金流出的状态,13:30指数砸盘至3000点一线,随后地产、银行股板块联袂表演,将指数一举推高到了3050点一线,半小时内沪指放量近400亿元。不过市场赚钱效应并没有太大改善,两市合计涨幅5%以上个股仅70余家左右,大量个股和之前类似,都是小阳跟随格局。玉名认为如今摆在投资者面前是一个艰难选择的局面,市场热点剩下的都是一些“粗大笨”了,金融、地产这样的大盘股,显然与之前农业、军工、酿酒等二线蓝筹股是不同的,这些大盘权重股的股性和投资价值相对较差,而对指数的控制和撬动价值很高,也就是很容易持续所谓的赚了指数不赚钱。
说到银行股,笔者微博订阅文章《股民应对“慢熊折磨”与“割韭菜”的策略》中专门解读了两次大的危机中银行股板块的意义,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抛售中资银行让国际金融巨头获得大量现金,让其度过危机并得以再度崛起,随后2012-2013年有过一次大规模看空中资银行,高盛、美银更是坚决清仓,但2014年下半年中资银行股伴随着A股牛市崛起,体现银行股的抗跌性和价值,同时,玉名认为银行股在A股中的权重很大,所以很容易成为主力资金控制指数的工具。如今江苏银行重启银行股IPO,也引发了新的思考。同时近期市场变化也很多,6月底市场在利空中崛起,7月风格切换,8月重返地量,“慢熊折磨”一波接着一波,如今买蓝筹股怕不涨,买中小创怕大跌,买热点题材股怕监管,买价值股又拿不住,左右为难。实际上,看懂银行股,看懂熊市格局,明确资金结构,也就能够在弱势行情中找到一席之地,找到股民正确的策略。
从量能轨迹来看,经过连续的上涨,8月市场重回3000点上方后量能指标衰减明显,但量能始终保持低位,7月5日,上证综指3006点时成交量为2704亿,而8月8日,上证综指3004点时成交量为1721亿,相差整整1000亿元;在7月上旬,指数突破3000点时两市成交量7000亿左右,如今4000多亿元的水平很难全面解放前期的套牢筹码,随着金融、地产的只身挺进,玉名认为这对投资者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这些大盘权重股消耗了大量动能,市场缺乏增量资金,存量资金博弈中这势必压制其他板块量能,所以股民感觉指数涨上去了,但个股没跟随。策略上,建议还是不要因为金融、地产调动指数而贸然更换策略,一方面不要去追那些大盘的金融、地产股,包括之前分析过的恒大系举牌股,实际上不少也很高了,再追涨风险很大了,还是坚持之前的价值股模式,尽管短线慢一些,但更稳健;另一方面也不要觉得指数上去了,个股都安全,实际上,单纯指数上去而个股不动,且量能也没有放大,这样的背离反而会埋下更多的隐患,所以对目前的大盘投资者还是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