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学史话 >> 正文

达濠发现一处北宋碑刻

    来源:     作者:陈坤达    2014-09-14     浏览:

  • 字体:
 2006年12月,中央电视台CCTV 4《走遍中国》专题片摄制组抵汕拍摄七集电视片《走进汕头》,其中“达濠古城揭秘”这集由笔者担任文史顾问、向导和现场解说,笔者引领摄制组一行到达达濠河渡营盘山拍摄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的炮台和营房遗址,竟意外地发现了北宋仁宗年间(皇佑四年即公元1052年)的军事遗存———“威武寨”碑刻。为此,笔者曾撰文《达濠宋代的海防设施》在《汕头日报》的“潮风”版介绍,引起潮汕史学界的关注。想不到的是,这个历史文化遗址,近日又有重大的发现。
  营盘山位于达濠岛东端的古村落河渡村,濒临南海,处濠江出海口,是进入达濠以至潮汕腹地的门户,与南山村和东西两屿隔江夹峙,形势险要,俗称“门咀”,唐宋志书,称之为“河渡门”,现有古渡口遗存。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营盘山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威武寨”碑刻的发现,证明远在一千年之前,该处已有宋朝军队驻扎。山上还遗存历代寨栅残迹,已发现的就有一通明代碑刻(碑长2.02米,宽1.1米,厚0.25米,碑首篆文“鼎建河渡三寮磊口层台颂碑十二字,分6行,内文字迹模糊难辨)、清代营房和炮台遗址(建于清康熙年间,有营房22间、炮台2处)日寇侵略达濠期间在山上修筑的工事(战壕沟)、解放后人民解放军修建的地道(贯通了附近几个山峰,直达村居的防空设施)。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营盘山自古至今都是一个重要的海防要地。
  今年元宵后的一天,居住在营盘山附近的黄松辉先生午饭后随意到山上走走,经过一处陡坡,路很滑难走,他便翻过一块巨石,攀越间,似觉岩石上有模糊字迹,仔细辨认,果然是一处此前从未被发现的崖刻!于是,他当即电告笔者,笔者马上驱车赶到,细细端详,部分字可以认出,而“时皇佑四年”的纪年则确凿无疑———这是与威武寨同时期的碑刻!
  潮汕史学专家黄挺教授闻讯后于近日组织人力,对石刻进行翻拓和考证,终于揭开面纱,北宋人在一千年前传递出来的生活信息被我们准确的接受了!
  巨石逾丈余,呈雪梨状,石刻部分高196厘米,宽170厘米,字列竖行,共10行,每行10字,每字15厘米见方,内容如下:
  捕捉节级裴添壬辰仲夏蛮人寇于广越月命海阳邑长富春公统兵捍此地非所也孟秋以尉陈公言承其事月中贼平众凯而旋时皇祐四年□吏许符郡俞通引官左行首李尧中军使林永梁图统领都知兵马使杨烜
  这次碑刻,记载了当年的一件史实:北宋仁宗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7日,广东广西一带的侬智高聚众造反,“势甚盛”,朝庭遂派狄青率大军平南,同时晓令沿海各处加强守卫,时达濠隶属海阳县,海阳县今富春公孙蕃亲统大军驻守营盘山,防止赋众通过河渡门沿濠江(旧称“河渡溪”)窜入潮汕腹地。这就是石刻中的“壬辰仲夏蛮人寇于广越月命海阳邑长富春公(即“威武寨”的落款孙蕃)统兵捍此。”的来由。到了秋九月,孙蕃返县治视事,替换县尉陈公言“承其事”,在此驻守。狄青的平叛战事很顺利,在这个月的中旬就取得胜利,“赋平众凯而旋”。以上史事,在《宋史卷12》、《仁宗纪四卷495》、《蛮夷传三———广源州》均有记载,该石刻成为重大的史证。
  触摸残碑,教人感慨唏嘘。一千年前的战火狼烟,一千年来的风云变幻,就着落在这块坚硬的石头上!幸好,它还没有被消磨殆尽,让我们有机会穿越历史的时空,与古人对话。但是有多少历史的痕迹却像潮水一样在时空中消弥于无形呢?好好保护我们的文化遗存吧!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