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学史话 >> 正文

王源与潮州

    来源:     作者:     2014-09-14     浏览:

  • 字体:
 王源(1376——1455年)原名王原楚,字启泽,号韦庵,福建龙岩人,明代永乐二年(1404)进士,宣德十年(1435)至正统十年(1445)任潮州知府,是历史上治潮时间较长、建树较多的清官良吏。大学者陈献章(字白沙)曾评论说:“吏于潮者多矣,其有功而民思之,唐莫若韩愈,明莫若王源”。王源之所以能与韩愈相持并论,因他确实对潮州文化建设有极大的贡献和影响。
  重修广济桥。明宣德十年(1435),英宗皇帝即位后,钦点王源出任潮州知府。王源治潮的一大德政就是重修广济桥。当时该桥分二段,西段10洲(墩)9孔,叫丁侯桥;东段13洲 12孔,称济川桥;中间因水流太急和漕运需要而未能建石墩,以24舟(船)联接成浮桥。因年久失修,桥面、桥墩均圮坏,群众往来只靠摆渡非常不便。据明代姚友直《广济桥记》,王源莅任后,“(乘船)渡江谒昌黎(韩文公)祠,慨然以修桥为己任”。他带头捐俸,并发动商贾富户捐资,“尊官巨贾,捐金弃玉者相踵籍”,很快就筹募了一万多两银子。他选贤任能,严格管理,精心组织施工。全面加固加高了23个桥墩,换上24只新船为浮桥,还用三条重达4000斤的铁索连结24舟。桥成之后,又用节余资金,对原亭阁加以改造,建亭屋126间,还在桥墩上修筑了 12座(组)东西相对、风格不同的楼台,遂造成历史上最壮丽的“海边楼阁,桥上亭台”和“一里长桥一里市”的景观。工程耗时不到一年便告完成。王源更桥名为“广济桥”,乃取“济百粤之民,其功甚大也”之意。
  办社学乡校。王源在治理潮州的过程中,深感培养人才提高民众素质的重要性。他不仅下大力气办好府学、县学,而且不遗余力地在乡村兴办社学、乡校,择通晓经书的人为老师,组织青少年进学校学习四书五经等,并不断从乡校和社学中选拔优秀生员充实县、府学。此间,王源先后兴办了450多处社学和 100余所乡校,惠及府属各县四乡六里。“凡近乡子弟年十二以上二十以下入学肄业,故当时文教翕然兴起”(饶宗颐《潮州志•教育志》)。
  倡吕氏乡约。乡约即是同乡人共同遵守的规约,当时朝廷在全社会推行吕氏乡约,倡导“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良好风尚。王源倡乡约,并非一般应付朝廷的政令,而是精心组织实施,从人员、经费、制度等多方面狠抓落实,确保这项工作有序进行。他积极“建乡约亭、设先圣四配十哲像,刻蓝田吕氏乡约,选约正、约副、约士”,还经常身先士卒“偕士民朔望宣读,而讲肄之出乎至诚,远近感动”,努力在城乡构建良好的公共秩序和人伦关系,使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王源治潮期间,还重修海阳县学宫(文庙)、修建周元公祠、增修韩祠、城隍庙等,这些都有庙记、碑记详细记述而流传后世。当年他还开设海潮书坊,刊印经销诸子百家先贤著作,以方便四方学子读书。此外,王源主持培修韩江四厢(边)堤防,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四厢堤数百里的修筑工程,也是顺应民心的一大德政。人们感念他,称该堤为“王公堤”。潮人洪孝生的《王太守修堤记》(见周硕勋《潮州府志》)详细记载了这件事。
  由于王源励精图治,潮州出现了继韩愈治潮以来又一个政通人和、物阜民丰、人民安居乐业的兴盛时期。然而,王源修桥筑堤,举廉黜贪,大刀阔斧的举措,也损害了一些土豪劣绅的利益。适逢有一次王源主持审案,当庭杖责一罪民致死,有人借机指使其子向朝廷投诉,“并以筑桥建亭为源罪,逮至京,罪当赎徒。潮人相率叩阍(宫门),乃复其官。”(据清代张廷玉《明史》列传第169《循吏•王源》)当时,潮州百姓感激这位勤政清廉的知府,派出吴邓等200多名代表不远千里上京向朝廷申诉陈情,帮助王源洗刷了冤狱。明正统十(1445)年,王源告老还乡。朝廷为褒奖他治潮的业绩,破例晋升他,让他享受二品大夫的俸禄;海阳县教谕袁均哲撰写了《王韦庵前传》颂扬他的德政;潮州人在广济桥头兴建了“王公祠”(后迁到金山麓下),以纪念这位一心为民的父母官。
  王源天资英敏,著作颇多,还在潮州留下了不少墨宝。传世之作有《异端辨》、《韦庵集》、《家礼易览》、《书传补遗》四大部,散落在潮州的《增修韩祠之记》、《海阳县学文庙记》、《重修城隍庙记》、《周元公祠碑记》和《西湖除怪石记》等文章影响较大,其中碑刻《增修韩祠之记》迄今保存良好,是韩祠镇馆之宝;王源亲笔题写的“广济门”三个大字,至今仍高悬在广济楼城门上。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