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潮城小亭
来源: 作者:许继发 2014-09-14 浏览: 次
潮州府丘峦虽小而淡远疏秀,溪流虽细而迂缓清澄,湖湾、山巅点缀着精巧玲珑小亭,给潮城倍添风姿秀色。
唐、宋期间,潮城有三大景区:西湖景区、金山景区和韩山景区,各景区小亭多姿多彩。
西湖景区历经州官李宿、王汉、薛利和、林■(左山右票)、林光世多次整治,几经变迁,先后建了观稼亭(李公亭)、西湖亭、放生亭、倒影亭、湖平亭、东哭亭、云路亭和立翠亭等8个小亭。观稼亭建于西湖畔的葫芦山上,是李宿任潮州刺史时于唐贞元13年(797)为表示对农业生产的关心而建造的。刺史登临观稼亭展眼,韩江三角洲连接榕江、练江平原的稻作区,平畴一望,稻浪翻金。后人为了缅怀李宿的功绩,把观稼亭易名为李公亭。元祐七年(1092)时任知州的鲍公发重修李公亭,并多次与同僚文士在亭上饮酒,还写了《登前守李公亭》诗:
李公亭即鲍公亭,何事因仍旧日名?
守官二年如过客,风流千古是虚名。
扪萝缭绕寻新径,隔水微茫认故城。
陵谷变迁君莫问,此中气象转分明。
北宋祥符6年(1013)知州王汉主持重修西湖,在湖心回廊处建西湖亭,治平3年(1066)薛利和知州游西湖,作《游西湖》诗:
一湖泉色涨漪涟,窃号西湖几百年。
泛出菱荷钱万叠,洗开杨柳眼三眠。
雪鸥卧听禅僧磬,锦鲤行惊钓客船。
若比钱塘江上景,欠他十里好风光。
南宋庆元年间(1195)知州林■(左山右票)在湖滨建了放生、倒影、湖平三个小亭;南宋开庆元年(1259)林光世又在西湖山上建了东笑、云路、立翠三个小亭,加起来西湖景区共有8个小亭。
陈尧佐任潮州通判时就重视金山景区的开发,迨至真宗大中祥符5年至6年(1012—1013)知州王汉在金山创建了4个亭、荔枝、凤凰、初阳、西晖,王汉还亲题亭名。绍兴18年知州翁子孔又在金山景区增建了6个亭:凝远、成趣、披云、就日、一览和金山,合起来共10个亭。方庭实于绍兴18年(1148)以直徵猷阁提点广东刑狱公事来到潮城,由翁子孔陪同游金山,登高观赏了《登金山亭呈翁守》诗:
新亭高敞枕城隈,万里江山爽气来。
云外孤峰擎日晚,林间啼鸟唤春回。
登车谩有澄清志,览景渐非赋咏才。
太守风流民讼简,落成尊酒许相陪。
韩山景区凝聚了中国文化的结晶,韩愈在潮州文化史上留下了震撼潮人心灵的履痕。侍郎亭原址在韩山西麓,今韩文公祠所在地。知州王汉称:“韩文公建亭以游观。”所谓“游观”即外出巡行,观风俗、察民情之意。登临侍郎亭常常引发的诗思。咸平二年(999)陈尧佐亲临其亭,写下《登韩文公亭》诗云:
侍郎亭上草离离,春色相逢万事非。
今日江山当日景,多情直拟问斜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