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学史话 >> 正文

编著《韩江闻见录》的郑昌时

    来源:《潮汕先民与先贤》    作者:黄赞发    2014-09-14     浏览:

  • 字体:
  清代初年,潮汕地区有一位在仕途上不能得意,只以“明经”(即贡生)终其一生,但却博学多才,又颇著识见,在治学上很有成就,享有“著述等身”之誉的文人学者,他就是为后代留下了一部《韩江闻见录》的郑昌时。
  郑昌时,字平阶,后又名重晖,广东海阳(今潮安)淇园村人,祖籍河南荥阳,生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卒年未可考。淇园村东距潮州城30里,西距揭阳城也30里。郑昌时之父乃一老童生,少时通经史,刻苦为文,但终未能得中,曾外出以笔耕为业,晚年家居,读书课子。
  据民国年间编撰的《潮安县志》所载,郑昌时“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他善属文,8岁时就曾因作文有好句子,受到其宗叔郑维祉的欣赏而对其“属望殊深”。郑昌时不但从小深得乡亲在诗文上的教导,如在秀才宗春芳家,宗常以联语命对,而且还受到高尚品操的熏陶。如听族叔郑光讲述拾金不昧的故事。长大后,又受教于同邑儒生邢九雒。邢后中举,曾任河南灵宝知县。郑昌时对邢极其敬重,说是“时自弱冠以来,诗文无不就正于公(指邢)”;接着,又“受知”于掌教韩山书院的陈九叙“特深”。陈是福建长乐人,曾中进士,任过阳山县令。陈尝以阳山一贩米老人捐出其积蓄的一半修缮文庙,带动邑人“争先捐资”,从而促使其子戒掉嗜赌劣习的故事教育郑昌时,使郑昌时久久不能淡忘,后写下《阳山老人》一文编人《韩江闻见录》。可以看出,郑昌时的青少年时代,一直受到很为正统的儒家教育。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四川涪江人周兴岱任潮州督学,曾考试诸生,郑昌时参加了这次府试,中榜魁,所以自谓“时受知于督学涪江兴岱周公”。4年后,河南安邑人王宿善官潮郡分府,“下车观风,拔时(按:郑昌时)第一,评以清品”。重九日,王宿善要郑昌时赋诗,郑诗有句云:“陈风淡雨江天暮,枫叶黄花海国秋。”王宿善不禁为之击节称赏,并留饮于官署。可见郑昌时在青年时代已文名颇著而闻知于当地。
  郑昌时不求闻达,一生遭际坎坷,但博学广闻,知识面甚为广博,于地方山川形胜了解深透,对地方掌故物事尤多独特见解。《潮安县志》上说:潮州太守黄安涛曾以疏治韩江水道之事下问,郑昌时献上治水策略,并附上图解,太守深为器重,请他执掌东隅义塾。当时地方多事故,巡抚祁埙到潮州一带巡视,郑昌时进献《权宜时务》之策,洋洋万言。巡抚“奇其才”,聘为幕府。郑昌时“善持论”,勤于著述。其书稿叠起来,真与他的身体一样高。据文献所载,他的著作有阐扬易理的《说隅》;有依据《礼》经考研典籍的《开方考》;有诗集《岂闲居吟稿》;以及《四书要典》、《鸡鸣集》、《学海集》、《禺山夜话》和《韩江闻见录》等。惜除《韩江闻见录》外,其余诸书均未获见。
  《韩江闻见录》曾有郑昌时自刻本,现能见到的是道光四年(1824年)木刻本,共十卷。这是一部杂说体书籍,是在《禺山夜话》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而“厥观益伟”。其内容所述,有忠臣、孝子、义士、高人、奇士、贞女、节妇等的懿行嘉言,有天文、地理、山川、水火、木石、花卉、兽禽、鳞介、昆虫之种种奇形异状,有百粤胜迹、地方掌故之探源索趣,有治海防、治都里之谋划对策,还有图书、文字、易学、诗学、音韵学之独到见解。其中虽还间有神鬼、仙佛、僧道之灵奇记载,似涉荒诞不经,但主要的还在于彰忠烈,昭大节。尽管他不少采闻录见都较客观,不易印照其思想,但从其谈经论学、诗作、联语,我们还是可窥见其生平思想价值观念的。如卷一《相国石双忠祠大忠祠》篇中,他引录了文天祥题潮阳东山双忠庙(祀张巡、许远)壁的《沁园春》词,以及他自己游双忠、大忠(祀文天祥)二祠题句,足可看出他的忠君爱国思想。张巡、许远、文天祥就是他心目中的楷模。其他诸如对关云长“志在春秋,足与尼山千古;目无吴魏,岂容汉鼎三分”的颂扬,对抗元女英雄陈璧娘“拟词四解以歌”,以及对明亡而投井赴难的潮州义士黄安“昭大节于日星”的表彰,都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道德取向。可以说,这是郑昌时在《韩江闻见录》中所映现出来的主流。
  爱国与爱乡历来都是一致的。由于郑昌时是潮州人,所以特别留意潮州地方文化,他所记载并评论的,也就多为与潮州有关的人和事。他大量地记录了潮州一些名人的事迹、著述、诗文,使潮汕一地不少文化原貌得以保存。他的有些记述填补了志书上的空白,有些则可与志书上的记载互为稽证。这是他关切桑梓,热爱乡邦的表现。他采录了莅潮而留声的“十相”,闻达于后代的潮州“八贤”。对刺潮兴学的大儒韩愈,更是接续在苏东坡的“韩庙苏碑”,赵德的“韩文序”,王大宝的“韩木赞”,大颠的“留衣亭”等记载中浓墨重彩地借题发挥,大事渲染。可以说,这不只是在褒扬韩愈,更是在彰显韩愈与潮州的关系。同样的,在“陆厝围”篇中,也不只是在庆幸忠臣有后,而且是在彰扬陆秀夫与潮州的关系。郑昌时正是以这种名人在潮州的效应引以为豪的。
  对土生土长的潮州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郑昌时更是采录不漏。从神童苏福的30首《咏月诗》,到状元林大钦的著名“对策”;从88岁被乾隆钦点为翰林的刘启振到明初上俞良辅诗的120岁“贤母”郭真顺等等,郑昌时都不遗余力地加以记述。对潮州各地的山川名胜,如凤凰山、莲花山、莲花峰、三利溪等等他都一一记载在册,而且对这些名胜古迹的掌故传说,有关诗文歌咏,也考述颇为详尽。即便是对作为潮州“福神”的揭西霖田“三山神”的赞颂,对“风雨使者’’孙氏子之立庙并拟迎送之曲等等迷信色彩浓重的篇章,我们还是不难窥见郑昌时关切乡梓民众的思想内涵。如,他自拟的“孙雨仙庙’’联说:“鼓铸阴阳,以风以雨;馨香桑梓,曰圣曰仙”,就是很好的例证。
  更加难得的是,书中还有有关海潮的专篇。篇中首先阐述了潮州沿海的潮汐规律,然后谈到新会、琼海之潮,分析了四时潮汐的差异,辨析了各地潮汐的异同,还收集了不少民谚,的确都是经验之谈。而且,郑昌时还由海潮谈到海防,对广东沿海各地海道、要塞一一道来,如数家珍。据《海防》篇中所载,潮州太守陈镇曾就设海防、捕洋匪大计下询郑昌时,郑为此条陈甚为翔实。在《治都里事宜》篇中,郑昌时应邑侯徐一麟的询问,论说了乡约、族正、保甲诸务,持论平实,条理精当。所有这些,都可见郑昌时是很有政务头脑的,的确不是迂儒庸吏所可同日而语的。
  郑昌时的友人澄海人洪肇基在《韩江闻见录》序言中说:郑昌时“高古有奇气,尤喜吟诗。但人多见平阶之善于诗,或未知其别有著作也”。可见,郑昌时的诗名更比文名闻知于世。他的诗作的确很有造诣。如《潮州八景》诗,是历代同题诗中的上乘之作;《潮州二十四咏》是凭吊、缅怀潮州古迹之唱,也写得很有独到之处;一百多首《怀人诗》和二十五首《知感诗》内容更为丰富,很有地方历史文化价值;他的竹枝词,乡土气息浓郁,文字流畅,清新可人。试以《西湖竹枝词》之一为例:
  
  绕郭青山翠几重,西湖石上印仙踪。
  桃花载得春前酒,醉倒城头玉笋峰。
  
  诗人一落笔,就把个西湖山的形胜描绘得维妙维肖:放眼远望,苍苍翠翠的峰峦,围绕着城郭,重重叠叠,山外有山;近处览胜,在西湖畔仙迹石上,那尺许长的仙人足迹,依稀可辨。在那桃花映红,酒香扑鼻的山麓湖畔,人们结伴春游,留连忘返,“欲行不行各尽觞”,俯仰之间,似见那西湖山上的玉笋峰已经醉熏熏地倾倒在潮州城头上了。笔调多么轻快,情致多么悠闲,而又多么豪放。
  郑昌时不但写诗,且也评诗,并有诗论专篇。如他引明万历韩江才女谢五娘的春暮诗:
  
  杜鹃啼血诉春归,惊落残花满地飞。
  惟有帘前双燕子,惜花唧起带香泥。
  
  评曰:“泥在八齐,支、微、齐、佳、灰五部之通也,非深于音律,不能用此拗法,解此通法,盖泥叶读雷也。”并说“杜鹃啼血,惊花落地,燕子惜花又唧起香泥,以花鸟组织春情,极其深挚”。对谢五娘诗的音韵和风格评论得十分中肯。
  郑昌时可说是个杂家。书中涉猎之广,确是读来令人目不暇接,而难免颇有芜杂之感。但书中每一专篇,都有较高水平,对有关专题的研究,都不无一定的参考价值,因而令人披卷叹服。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