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浙江提学林大春
来源:《潮汕先民与先贤》 作者:黄赞发 2014-09-14 浏览: 次
明嘉靖、隆庆年间,潮州出了一位“名甚重而官不甚显”的先贤。他的姓名叫林大春。
林大春,潮阳县人,字邦阳,号石洲,少嗜史汉,工古文辞;曾因读《后汉书》,仰慕东汉处士井丹的清高气节,又刚好井丹字大春,故林大春又以井丹为字,世称“井丹先生”。据林大春《自叙述》载,其祖先为商纣王的叔父比干,因封于“长林”而以林为姓。比干后代自河南迁江南,散居闽粤,在潮阳砂浦定居的渔川公林仁便是大春之始祖。乃父奉政公林杉。母陈氏,一生以“潜德懿行”闻知于乡。她常用“人生必勤苦方可成人”教育子女,对大春影响颇深。
据林大春之子林克鸣撰林大春《行状》所载,林大春生于嘉靖二年(1523年)十一月三日。出世“甫三日,忽不乳,母置门屏间”,以为已无生机。第二天,其祖母近前察看,见还有气息,连忙呼唤其母“以叶卷乳哺之,遂得复甦”。至三四岁,尚不能言语,身体十分羸弱。但天份颇高,稍为成长,“开口成文,咄咄出惊人语”。17岁时,补博士弟子员,屡次考试,都获“高等”。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林大春在府试中获“异等”,被“召置五经馆下,尽友岭南知名士”。至省试时,“每试冠多士,多士也自以为弗及”,卒“领乡贡”。但越年春上京赴考不第;三年后再次上京赴考,又不第,不禁心灰意冷,与挚友陈宗鲁潜修于城北的鸣莺亭,探究起性命之旨来。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林大春第三次北上赴考。廷试时,分读卷官都谏张侃“得其文奇之”,推荐给严嵩。严嵩也深为赞赏,但认为文体似汉,不敢荐于皇上。林大春虽因此仅获三甲进士,但却“由是知名朝署,所交游尽海内豪贤”。据载,林大春与张时、钱有威并称“守部三杰士”。张时“慷慨好谈边事,自负不在淮阴(韩信)下”;钱有威“经术明习,于人无择,生徒满京师”;而林大春则“介然孤立,非其义不苟容”。为此同僚分别以“任”、“和”、“清”评价三杰,的确十分中肯。
时奸相严嵩“执文柄,凡后进有文名者皆招致门下”。为此曾令其子和门客前往游说林大春为严嵩司奏记。林大春断然“以疾辞”。及后,严嵩又派人暗示林大春,说“吏部选新进士入中书直阁”,已首列林大春之名。林大春“再辞不就”。结果仅授行人司行人,出使陕甘。林大春一下宦海,即表现出不趋炎附势的高贵品质,的确难得。
林大春“使秦”途中,在咸阳晤会布攻使孔天胤,结为忘年之交。不久,与青州诸城人邱橓(时也官行人)一同出使,遍历关塞,过灵武,抵贺兰山,饱览西陲诸形胜,感慨边备之日弛。对“藩王金帛之饣鬼”,大春洁身自好,拒不接受。接着,林大春又出使泉南(今泉州)上清源,赐葬已故侍郎张岳,又拒不收受“故大臣家赠金”。皇命完毕,被封为迪功郎。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按例得选充台谏,任御史或给事中、谏议大夫等职。刚好这年为三年一次的考核各地官吏之岁,称“大计”。在这期间,有言官疏劾潮阳令,莆田人黄休泰。黄怀疑是林大春所为,即向同乡冢宰诋诽林大春。冢宰听信黄休泰的谗言,竟不选取林大春为台谏,仅授林大春为户部主事,使“京师哗然”。就在同日,冢宰因其他事获罪被逮,但林大春任职已定,遂与蒲州何东序、福建戴科、汝南赵贤共署郎事,专为尚书起草奏疏。当时,嘉靖故作“锐意政事”之态,经常半夜派遣中使下御札于各部,并要求立即回报。每遇这种情况,户部尚书方钝“辄秉烛趣骑”,传见林大春。林大春一到“即陈所见以复,无一不当上旨者”。为此,方钝对其十分敬重。
但是,林大春思亲心切,京居虽好,却常闷闷不乐,以至“谢病不接宾客”。方钝察知其情,特派大春护送25万帑金以饷辽东军队,让其乘隙归省。
第二年,林大春赴京复命,途中因病逗留了些时日。新任尚书怪林大春等使员迟迟未返户部任事,便上书弹劾。奏疏正盖章上封,恰好大春赶到,尚书大骇,遂把大春之名从奏疏上除去。大春极力替同舍郎数人辩解。尚书不听,于是几位同僚均被贬黜,只留林大春执掌部事。因其成绩显著,其父乃被诏封为承德郎。这年,张时到关西募兵,在汾水遇孔天胤。孔天胤思念林大春,赋诗寄赠,诗中有“清风作诵”句,把林大春比为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寄匡救时弊的重望。
林大春曾随众官员抵西苑直庐谒见严嵩,严嵩一见林大春即感叹地说:“古有名可得而闻,人不可得而见者,公之谓也。”把大春说成是如同古代的只能闻其名而不能见其面的贤士,这就使得同时前往谒见的十余人“相顾愕然”,以为林大春已认严嵩门生,但看大春的拜帖,落款却不称“门下”,唯具“户部主事”的官衔而已。有人为此发问,林大春解释说:汉代董仲舒拜见宰相,谒帖也只写“江都相仲舒”而已。众官员无不叹服。
林大春在任户部主事期间,还曾十分精当地处理过一件涉及宫庭中权力斗争之事。嘉靖曾于十八年册立庄敬太子,同时封裕王和景恭王。不久,太子薨。嘉靖心存顾忌,不想再立太子,故裕、景二王继序一直未予明确。景王居次,心怀叵测。不幸裕王长子 5岁夭折。嘉靖诏户部派忠实官员协同司礼内侍择地安葬。户部选派了林大春。司礼内侍因依附景王,对皇太孙的丧事根本就不放在眼里,竟以蟒袍玉带迎接林大春。林大春则坚持素服相见。在相地过程中,司礼要以老王废冢附葬,林大春认为不敬,坚决反对,“直走红门,召父老问道,得皇孙祖母窦太皇太户陵枝附焉”。众内侍不能阻挠,但十分不满。为此,林大春“揣知内人附景者众,密以告之徐少傅阶”。徐阶即用大春之计,奏准“请景王出封就国,人心始定”。嘉靖四十年(1561年),景王离家赴封地德安,避免了一场争夺太子的内讧,实是林大春之力。
就在这时,林大春升迁员外郎。这年,御史耿定向上疏弹劾吏部尚书。因林大春与耿定向和姜宝、王会、胡直过从较密,吏部尚书怀疑大春等四人为耿定向协从,竟将四人疏请外放任佥事。对此,京华舆论深抱不平,号为“四君子”。于是,林大春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出任湖广江防佥事,取道江西回乡省亲,路遇流贼扰乱江右,广昌危急,林大春为“调兵却贼,以保有孤城,昌人德焉”。广昌围城一解,林大春即急急南归,但至家时老母已去世三个月。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林大春居家守制未满,正值倭寇大举进犯。倭寇在潮阳城外焚烧民舍,发人冢墓,掳掠一空;又造临冲之车,环城而攻。林大春力倡距守,与县令郭梦得招募踏头兵400多人,入城分布各门,与倭寇对垒,相持50余日,终于击退贼兵。在守城期间,分巡张冕也督兵参加防御,派萧心为将。萧心“心谋不轨,首鼠两端”,被士民击杀。张冕上书按院陈道基,诬告生员萧某、郑某等十余人“妄杀良民”。林大春闻知异常愤激,立即致函按院,备述原委。陈道基深信林大春所言,当堂烧焚张冕原状,使萧、郑诸生员得以洗雪。
林大春守制期满,起补河南睢阳陈州道佥事。他“守正执法,不避权贵”,曾将高拱犯法门徒按律处斩。嘉靖四十五年,朝庭“大计”天下,大春按例回朝。不料高拱复相,高拱衔私怨,乘机将大春削职归里。“士民追送数百里”。越年,隆庆帝即位,河南道巡按颜鲸上疏为大春辩枉。不久,高拱再度免相,吏部遂起用大春为广西苍梧道佥事。林大春莅任后,与督抚吴桂芳十分友善,协同吴全力整饬兵备。同时,林大春力倡营房改用瓦房,以减少火灾。自此,苍梧兵备为之一振。时兵部侍郎谭纶与总兵俞大猷督军剿倭于蓟辽,慕名拟聘林大春为幕府参谋。林大春不愿离开苍梧,推荐张时。同年,隆庆帝诏封林大春之父为奉政大夫。
隆庆二年(1568年),林大春改任浙江提学。隆庆为册立太子,诏令各地选拔诸生入贡太学。林大春以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己任,集中两浙生员2000多名,会于武林,挑选了90名赴试,结果“适试首选者六人,余悉高等”,殿阁大臣无不称异,通令各地今后选取贡士当以浙江为模式。吏部尚书杨博嘉许林大春能力,特为其疏请“晋秩宪副,督浙学如故”。与此同时,隆庆又诏修世宗实录。林大春在浙江广泛搜求有关人物,著为列传若干卷呈进。隆庆批下史馆礼官会阅,审议十日,皆无异词,隆庆也很满意。为此,林大春“名藉甚,京、省学官驰书使,质疑难者不绝于道”;“吴中人士渡江问业者日益”。有的则邀大春莅临讲学,为此,林大春足迹遍于两越。
越年,杨博被谗罢官,高拱再度起用,并兼掌吏部。在朝浙江籍居要职者,深知高拱对林大春未释前隙,又记恨林大春对他们所请“一无所受”,所以攻击林大春所拟试题有讥刺大臣之语,以激怒高拱。高拱的心腹带头上书弹劾大春拟题“断裂经义”。高拱更诬奏大春“高自标题,树立赤帜”。于是林大春又被免职归里。林大春归时,浙江士子沿途相送,“络绎不绝”。他两袖清风,只带回数箧书籍,门生说他“家居仅立四壁”。居二年,父逝,大春得以亲为送终,不禁宽慰地说:“假使当年新郑(高拱)不复挤予,予安得有今日哉。”
隆庆六年(1572年)春,穆宗去世,神宗即位。高拱再度罢相,张居正人掌相印。岭南镇巡诸公先后有十多人疏荐林大春。张居正是个大改革家,但为人刚愎自用,对于名士也不轻易援手。为此,有人以张居正奔父丧之机,寄言只要得到林大春“诔辞一章,卿位可立至”。但大春不为所动。他清醒地看透了官场的黑暗,看透了权贵们互助倾轧的严酷。他认为张居正“负才欠学,动多躁妄,必及于难”。不久,张居正果然“以擅权败”,还被抄了家。
林大春家居18年,“杜门著书”,“不事干谒”,“以翰墨自娱”。他的著述颇丰,所著有《瑶草编》,《井丹集》。“门生、故人多求为梓行,先生辞却之”。他的文章弘博雄浑,奇伟跌宕,谈道论政,卓识高瞻,说理抒怀,意超境高。他所写的诗,“各备诸体,有汉魏风”,运典浑成,矫然脱群。他还“善草书,日埽数百幅,略无倦色”,临池“求不暇接”,能“得一幅,如获拱璧”。现存《井丹诗文集》,凡二十卷,初刻于他卒后三年的万历十五年(1591年)。
尤为难得的是,林大春应潮阳县令,晋江人黄一龙之请,主修《潮阳县志》。黄一龙对林大春“总其事”是十分信服的。他在为该志所作序言中说林大春是“钜儒宿望,有良史才”,修志的过程能够“搜记传于子史,考遗文于金石,酌是非于舆论。正伪补阙,显微阐幽”,“探索无遗,评品咸当”,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该志编成之后,确也影响颇大。其体裁“悉依汉书”,“人皆以为有国史之笔”;“海内言志书者,必曰潮阳志”;“四方求文者,接踵而至”,的确不失为一部上乘的地方文献。这不能不说是林大春的一大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