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7月3日人民币汇率开局下挫,突破6.7的市场心理防线,随即央行系统相继有五名官员(潘功胜、易纲、盛松成、孙国峰、马骏)出来对汇率、去杠杆、金融市场违约等热点问题进行预期引导,规格之高,程度之密集,史无前例。
我们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潘功胜:有信心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来源:上证报APP·中国证券网作者:张忆
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7月3日在出席债券通周年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中表现较强,中国经济增长基本面良好,经济增长结构质量、效益在不断改善,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经济增长的韧性增强,并且,我国国际收支总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
“这些年来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我们有信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潘功胜称。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近期外汇市场情况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证券报:近期外汇市场出现一些波动,对此您有何评论?
易纲:近期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我们正在密切关注,这主要是受美元走强和外部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有些顺周期的行为。
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际收支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大体平衡。
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行之有效,必须坚持。
我们将继续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运用已有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的调节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央行孙国峰:中国不会将人民币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
来源:彭博新闻社报道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全球化、自由贸易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通行准则,不会将人民币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
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些贬值,这完全是市场由于外部不确定性引起预期变化的结果,并非央行有意引导。
央行参事盛松成:我不认为人民币还会大幅贬值
来源:华尔街见闻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有一定基本面因素的影响,是正常的市场反应,但同时也可能叠加了市场预期的共振,所以汇率跌得比较急。事实上,在中美贸易摩擦之初,人民币曾经出现了较为迅速的升值,部分原因是市场对中国可能重蹈“广场协议”的覆辙有一定的预期。当时我就提出要警惕人民币在升值方向上的超调,避免从贸易摩擦转向汇率摩擦。同样地,现在也应警惕人民币在贬值方向的超调。随着美元指数走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货币都有一定程度的贬值,而近日人民币的贬值幅度已经超过了美元指数的升幅,在美元指数连续两个交易日回调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汇率依然有较大幅度的贬值,说明目前市场受情绪驱动较大。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呈双向波动,因此,不应对人民币贬值作过度的解读,更不能认为是央行主动引导人民币汇率的贬值。
第一,应理性看待中美贸易摩擦。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仅针对中国,对其他许多国家也有,都是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而历史表明,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仍需要依靠国与国的相互合作、相互依赖。贸易摩擦本身也应一分为二来看,它能使我们更理智、更冷静地看待我国现阶段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薄弱环节和发展发向,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无疑是一剂良药。
第二,我国金融强监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增加。如果对金融去杠杆的进程做一回顾,可以发现,金融强监管初期,资金在金融体系内流转减少,最初表现在了M2增速大幅下降上。而近期,金融去杠杆已经传导至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下降,这恰恰表明金融体系内部的资金空转已大幅减少。而当资金重回实体经济领域时,我们也观测到,最近一两年来,M2与名义GDP增速相关系数大幅上升。从基本面看,中国的经济也不差,比如工业企业利润仍在改善,经济活力也在逐渐增强。并且,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已经比较低,主要靠内需拉动。而随着我国金融逐渐稳定,对房地产的调控也在不断探索中,因此没有必要悲观。
第三,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较强,我们仍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最近人民银行实施了定向降准的政策,好处是有针对性,而非普遍性放水。从货币政策角度看,我们依旧保持稳健中性原则,在这一基础上,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功能,引导流动性,支持薄弱环节,也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定向降准事实上也缓解了流动性过紧的压力,这是维持实体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
第四,今年以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基本稳定。5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1235亿元人民币(等值194亿美元),在4月首次转正的基础上,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中,银行自身结售汇虽仍为逆差,但逆差规模较上月继续缩窄;银行代客结售汇实现顺差达1433亿元人民币,比上月扩大509亿元人民币。同时,我国外汇储备仍保持逐月增加态势。
央行货政委马骏:去杠杆不会一刀切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作者:记者李国辉
本网讯记者李国辉今天,国务院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确定了未来金融稳定工作的基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认为,“与过去的一行三会协调机制相比,金融稳定委的协调能力更强,更有权威,参与方也更全,有助于避免不同监管部门各自出招和由于监管叠加而人为导致流动性过度紧缩乃至市场恐慌的情况。”另外,马骏表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监管层将更多注重结构性去杠杆,避免过度使用在总量层面一刀切的去杠杆措施。”
文章:央行副行长潘功胜:适当违约是一种制约,将推出熊猫债新规(附演讲全文)
来源:债券通周年论坛、21世纪经济报道
7月3日,债券通周年论坛举办。央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出席并发言。
现场,潘功胜主要介绍了中国债券市场的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情况。他认为,到5月末中国债券市场违约率是0.39%,违约金额占整个公司信用债的比是0.39%,明显低于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1.74%,也明显的低于国际债券市场的违约率水平1.2%-2.08%。
潘功胜称,债券市场违约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风险示范的自然反应和正常的现象。“有适当违约,对于发行人也好,对于投资者也好,它都是一种制约,它的这种信用的差别会表现在价格发行的债券的价格上。所以我觉得这些事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长期和健康发展它是一件好事情。”
他说,央行也在学习借鉴国际市场的成熟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提高违约债券处置效率,包括发展不良债券的处置市场,推出到期违约债券的交易机制,引导专业化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参与违约债券处置等。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方面,潘功胜称,一直以来在两个维度推进,一是境外机构在华发行熊猫债,二是境外机构投资中国的债券市场。至2018年5月末,银行间债券市场一共发行1600多亿元的熊猫债。5月末,有918家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投资的余额是1.48万亿。
他还介绍了中国债券市场在对外开放方面的一些考虑。一是在熊猫债发行方面,即将发布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债券的一个文件,让境外发行人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明确的发行指引。文件将简化境外机构在中国大陆发行债券的发行管理,金融机构来发行熊猫债由人民银行核准发行,非金融机构,境外的主权机构来发行熊猫债由交易商协会进行注册发行,而且在发行的安排可以依次注册、分次发行。
潘功胜称,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供求结构和企业效益不断改善,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更有效率、更有质量和更加可持续。所以,中国债券市场的持续发展具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的基础。
他补充称,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中表现较强,中国经济增长基本面良好,经济增长结构质量、效益在不断改善,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经济增长的韧性增强,并且我国国际收支总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这些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我们有信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综合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附:潘功胜发言全文
潘功胜: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去年的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见证了债券通的诞生,那一天是林政月娥女士就任特首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也是参加的第一场公务活动。一年以来在大家共同参与和支持下,债券通已经成为连接中国内地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桥梁,为满足全球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推动中国内地金融市场的开放,增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想就今天的这个机会与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债券市场该如何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动态。建设一个更叫开放透明、安全高效,具有深度、广度的债券市场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今天的话题就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国债券市场的改革发展,二个是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形成了多样性的债券品种,多元化的投资者结构,较为完善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张,市场的功能持续深化。大家看到这张图是BIS2017年末的一张图,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在全球位列第三,这是去年底的数字。到今年5月末,中国债券市场是78.6万亿人民币。
中国债券市场产品不断创新,主要的品种包括政府类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信用类债券,政府的债券占36%,金融债券占36%,公司信用类债券占到22%,同时这些年来债券市场的交易丰富也在不断创新之中。中国债券市场的流动性近年来也在不断提升,从交易规模来看,大家可以从这张图上看到,银行间201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交720万亿,从2014-2017年年均增长幅度是46%,从反映债券市场活跃性和流动性的主要指标看,比如说从换手率和价差方面来看相关指标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需求。
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各类投资者一共是2.3万家,从投资者的数量来看,占比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集合类投资者,银行类金融机构和境外机构,从投资者持债的数量来看,占比位于前2位的是银行类金融机构和激活类投资者。
给大家介绍关于债券市场当前的形势和我们在债券市场制度方面建设安排的一些考虑。最近关于债券市场的违约问题月引起了一些关注和炒作,那么它这个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从左边这张图的最后一栏是2018年前5个月的违约债券加速,企业数和违约债券的只数,前5个月有12家企业,19只债券违约,其中有5家企业是以前年度违约,今年新发生违约的企业数是7家。这个数和去年同期比稍微有点增加,但是大家从这个图里面也可以看到,今年债券违约的频次和过去两年比,我们没有发现它有什么特别的异常,而且这主要还是在4月中旬到5月中旬这样一个区间段。
中国债券市场违约率情况是什么样?到5月末是0.39%,就是违约金额占整个公司信用债的比是0.39%。它明显低于了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1.74%,也明显的低于国际债券市场的违约率水平1.2%-2.08%,这样一个国际债券市场的违约群体。因为前一段时间也炒作了很多,就是我们要非常客观的、冷静的来看待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债券市场的违约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风险示范的自然反应和正常的现象,无论任何一个市场,平时有一些小的风险示范它就会成为一个大的风险概念就比较低,如果说没有一些小的风险示范它很有可能就积存一个大的风险。
前些年,大家担心的就是中国债券市场好像没有什么违约,都是刚性兑付,所以债券市场投资者偏好和发行人的偏好它没什么处分,债券市场它的信用处分是在价格发行价格上,它的处分度很低,这样一种情况不利于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它有适当违约,对于发行人也好,对于投资者也好,它都是一种制约,它的这种信用的差别会表现在价格发行的债券的价格上。所以我觉得这些事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长期和健康发展它是一件好事情。
人民银行也在学习借鉴国际市场的成熟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提高违约债券处置效率,包括发展不良债券的处置市场,我们会推出到期违约债券的交易机制,我们想尽快推出到期违约债券的交易机制,引导专业化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参与违约债券处置。第二是完善违约债券的司法救济,第三是完善发行条款设计,引导发行人积极引入交叉违约,加速到期对投资者的保护条款。第四是优化持有人会议制度和债券受托管理人机制的安排,提高违约处置的效率。
强化市场纪律的约束,建立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债券发行的管理体系,严格信息披露,要求发行人按照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原则严格运行信息披露的意愿。规范发展信用评级,提高信用评级行业的整体的公信力,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评级机构优胜劣汰的准入退出机制,发展投资人付费模式的评级机构。鼓励投资者内部评级,逐步减弱了监管部门对外部信用评级的依赖。
加强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比如说主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等这样一些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明确中介机构的行为规范和职责边界,强化中介机构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水平,推动了中介机构的尽快尽职履责。健全自律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监管体系,自律组织负责的制定自律规则、业务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维护市场秩序和市场主体的合法程度。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管在于履行《证券法》所赋予的职责,对虚假信心披露、内幕交易、操纵债券市场及其他违反《证券法》的行为进行打击。
完善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制度安排,名义持有、多级托管的制度安排是国际上通行的债券托管基本制度安排。在去年我们开通债券通的实践中我们也采用了名义持有、多级托管的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同时在债券通下我们建立了准入备案、集中交易、传统式信息收集、跨境监管合作等制度安排,从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实现了高强度的风险和防范要求。下一步我们将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和债券通实践基础上,推动形成完善境内名义持有、多级托管的制度安排,培育有竞争力的托管银行。
我们将从对内、对外两个维度,继续推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一个方面对外推动境内基础设施与其他地区和国家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扩大覆盖的范围。第二在对内方面是推动境内托管机构等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我们将持续加强债券市场流动性建设,包括完善做市商制度,推动集中清算安排,优化交易机制等等,不断拓宽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方面想给大家报告的关于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方面的安排。一直以来我们在中国内地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方面一直在两个维度推进。一是境外机构在华发行熊猫债,二是境外机构投资中国的债券市场。在熊猫债发展方面,熊猫债境外主体在中国发行的熊猫债不断丰富,有政府类机构、国际开发机构和金融机构、非金融类企业,到2018年5月末,银行间债券市场一共发行1600多亿元的熊猫债。
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维度,近年来我们在不断推动开放,完善渠道,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债券市场,无论是目前的几个渠道,QFII和RQFII直接进入大陆市场进行直接入市,还是通过债券通来发债,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在不断的完善这样一些渠道的安排,放松市场准入管理,扩大投资者范围,取消限制,丰富风险对冲工具,便利跨境资金的汇兑等等,在这些方面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一年来的时间,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增长的速度是比较快的,到5月末一共918家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投资的余额是1.48万亿,我估计到6月末肯定有1000家,投资余额肯定是过了1.5万亿。而且较去年债券通开通以来,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一年的时间增加了400多家境外投资机构,投资额度是6000多亿人民币,相当于1000亿美元。在债券通方面,从去年7月1号开通以后,一共有371家境外投资者通过债券通进入中国债券市场。
在交易量方面,日均交易量25亿元,在去年7月份开通以后,前面几个月,因为投资者不是很熟悉,所以前面几个月交易量是很小的,现在交易量越来越大,现在每个月它有30-50%的日均交易量,而且这个交易主要是以买入为主。目前通过债券通在债券市场投资余额是1300亿元左右。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方面的一些考虑。一是在熊猫债发行方面,今年以来我们在熊猫债发行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将总结近年来熊猫债发行的经验和实践,即将发布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债券的一个文件,一个政策的安排,为境外发行人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明确的发行指引。在这个文件里面,我们要简化境外机构在中国大陆发行债券的发行管理,金融机构来发行熊猫债由人民银行核准发行,非金融机构,境外的主权机构来发行熊猫债由交易商协会进行注册发行,而且在发行的安排可以依次注册、分次发行。
第二就是强化信息披露,要强调信息披露的阵势、准确、完整和及时。
第三是完善投资者的保护机制,要求发行人应建立投资人保护机制,委托中立受托管理人在债券存续期内维护债券持有人的利益。
第四是完善熊猫债发行的配套制度,这个问题我们和境外很多发行主体经过很多轮的沟通,充分考虑国际情况,确定适当的会计准则要求,扩大认可的审计机构的范畴,支持国际评级机构参与评级。另外通过熊猫债在中国大陆所发行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发行者可以自主决定是用在中国境内或者是调到境外去使用。
去年7月在评级市场的对外开放上,因为评级市场也是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去年7月人民币发布关于评级行业对外开放的一个公告,明确了适合条件的外资评级机构经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以后,可以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业务。他们在开展业务的时候,可以在中国境内设立商业存在,也可以采取境外主体跨境提供评级服务。在今年5月份,交易商协会发布了《关于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机构的注册评价规则》,有关的国际评级机构也正在积极的准备过程中,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能够在中国大陆债券市场早日开展展业。
在债券通方面有关制度安排,也是市场机构非常关心的,我们在债券通的投资渠道进行一些方面的改进,比如说交易分仓问题,外汇交易中心前期做了大量工作,系统开发也已经完成,7月中旬可以正式上线。第二是DVP结算,现在的DVP结算,直接入市的渠道以及在上海清算所托管这个债券都实现了DVP结算,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相关债券还没有DVP结算,人民银行相关司局进行协商,我们会尽快的完成这项工作,初步计划可能会在8月份完成DVP结算。
大家另外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税收安排方面。我们会很快明确有关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的税收安排。另外就是回购和衍生品交易方面,我们将开放债券通下境外投资者开展回购和衍生品交易,我们将扩充报价商队伍的规模,在现有24家报价商基础上新增10家,交易手续费方面有关交易平台费用将大幅度下调,手续费降幅达50%左右。再就是与国际主流电子交易平台的合作方面,我们现在正在积极推进与其他国际主流电子交易平台的合作准备工作,前期已经做了大量的技术准确,我们希望早日能够正式的实施。
刚才一张PPT是关于债券通相关的一些大家关心的制度安排。有些安排在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方面其他安排也是同样适用,比如说回购和衍生品交易,不光是债券通,其他境外投资者也可以开展回购和衍生品交易。在税收安排面,和债券通一样我们会尽快明确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的税收安排。同时我们总结债券通经验基础上,扩张和其他境外基础设施及托管银行之间开展合作。
2018年3月,彭博的主席他3月份在北京参加中国的高层发展论坛,当时他也去见了我们非常友好的一个会谈。在3月份北京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宣布了把中国的债券纳入它的旗舰指数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并且于2019年4月正式开始执行。彭博主席在那一次论坛上谈到,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三大固定收益市场,此次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综合指数,体现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在驱动全球指数和资本流动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多的决定作用。
在其他国际主要债券指数供应商,像摩根大通、花旗也在积极研究将中国的债券纳入他们旗舰的债券指数。有助于增强指数代表性和吸引力,有助于国际投资者优化债券资产配置,有助于推动中国债券市场的改革发展,也有助于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供求结构和企业效益不断改善,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更有效率、更有质量和更加可持续。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债券市场的持续发展具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的基础。
讲到这里,我也想补充一点,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中表现较强,中国经济增长基本面良好,经济增长结构质量、效益在不断改善,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经济增长的韧性增强,并且我国国际收支总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这些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我们有信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综合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债券收益率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相比主要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债券的收益水平都是比较高的,到6月末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3.6%,美国2.9%,欧元区0.45%,所以中国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是远远高于发达经济体和或者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国证券性金融债收益率,像开行的行长也在这儿,他们发行政策性金融债收益率也是4.3%-4.5%的水平,比政府债的收益率水平又高一个档次。
同时从中国债券市场,虽然说这两年来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我刚才给大家报告的数字,无论是投资者数量还是投资金额发展的速度都是比较快的。但是它相对的比例仍然是不高的,目前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比例大概是1.9%左右,我记得去年我来讲的时候,大概是1.1%、1.2%左右。政府类的债券现在将近3.9%,政府类债券境外投资者比例大概是3.9%,所以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和一些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债券市场中境外投资者的占比仍然是不高的,所以这也说明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和很大的空间。
各位来宾,我们将持续加强中国债券市场的建设,推动中国债券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我们将持续的推动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为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创造良好市场环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