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说明
出门骑共享单车;手机没电了,用共享充电宝充电;下雨了,借把共享雨伞;想运动了,去共享健身舱;午休找个共享休息舱,小憩一会;电影院等候开影时间,进共享KTV嗨一把……作为一个生活在都市里的普通人,您怎样看待身边的“共享”?又尝试过哪些“共享”?哪些“共享”是您的确有真实需求的?对名目繁多的“共享”,您有没有视觉疲劳?对“共享”的未来,您是否看好?
针对上述问题,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KuRunData中国在线调研,进行了一项有关“共享”的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在线方式,样本总数1000份,其中60后、70后、80后、90后和00后各占20%。
调查数据显示:对“共享经济”,52.4%的受访者表示“了解”;36.9%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听到,但确切定义说不清楚”;10.7%的受访者则表示“不太了解”,在“不太了解”人群中,尤以60后群体最多。
“共享”已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
共享经济是一种由个人或第三方平台将资源、空间、技能、服务、知识等进行相应整合,有偿分享给需求者,并从中获得报酬的一种经济模式。共享经济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型租赁经济模式,被视为广义共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眼下,身边的共享随处可见,除共享单车外,还出现了共享休息舱、共享唱吧等。调查列举了十余项“共享”,请受访者选出哪些是他们听说过的,哪些是他们使用过的。分别为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休息舱、共享租房、共享餐厅、共享办公、共享健身舱、共享唱吧、共享医疗(在线医疗、护士上门等)以及共享金融(P2P借贷、网络众筹)。结果显示:受访者最熟悉的前三项“共享”分别为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和共享充电宝;使用过的“共享”前三项和最为熟悉的“共享”相同,只是第二和第三换了位。但一个明显特征是,除了共享单车以78%的使用率高居榜首,其余均处低位;同时,任何“共享”均未使用过的有16.7%。而在60后人群中,“啥都没用过”的占比竟高达27.5%,远高于平均值。
共享单车已进入深度洗牌期
虽然有近八成受访者使用过共享单车,但不可否认,共享单车最初的热潮已经消退,在大众用户的眼里,落败已初露端倪。
调查中,虽然有84.4%的受访者认同共享单车是绿色出行的好工具,具有随骑随走优势,能较好地解决城市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但有61.7%的受访者认为,从当下市场发展态势来看,共享单车市场已进入深度洗牌期,随着资本热度的减退,共享单车将遭遇发展难题。从维护市场秩序来说,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共享单车投放量的动态监控;而对于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的共享单车退押金难的问题,近半数受访者认为企业应为运营失误担责,不能让消费者买单,政府对此应予以监管。
共享单车有没有未来?受访者中,48%表示“看好”,理由是共享单车作为一个发展模式、尚未定型的新生物种,假以时日,会有强大的爆发力;36.4%表示“不好说”,因为资本热过后,市场降温,共享单车行业增速趋于缓慢,北京、上海等地为考虑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对共享单车数量进行限定,且禁止新增投放。如果找不到新的突破点,共享单车的发展必将面临调整。另有15.6%的受访者,则直截了当表示“不看好”,原因是眼下的共享单车,不仅面临来自市场的压力,更有来自舆论场的压力,双重压力之下,要破茧重生,有相当难度。
共享单车如何“破冰”?在给出的6个多选项中,占比较为均衡。58.5%的受访者认为,应当优化并创新共享单车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共享单车发挥好平台的作用,真正让其回归到共享经济的范畴;54.3%的受访者认为,要提升共享单车的附加值,原先轻技术、重营销的策略应当摈弃;也有38.4%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发挥市场竞争和政府监管“两只手”作用,防止过度竞争浪费社会资源,也要防止被一两家企业垄断。
受访者对共享“空间”比较认同
“空间”的共享,虽然不像共享单车那般一夜间席卷而来,但时不时还是能看到或听到一些新的诞生。较之公众已经相对熟悉的诸如短租房、办公场地,眼下还有共享休息舱、共享健身舱、共享唱吧等出现。6月29日,上海又有了第一家获得执照的共享餐厅登场。
对于共享空间,56%的受访者认为“很好,节约了社会资源”;28.8%的受访者认为“不好,如果发生纠纷或出现安全问题,责任难以界定”;另有15.2%的受访者表示“不评论,反正我不会去使用”。在已知的一些共享空间中,共享租房,如爱彼迎等短租平台,使用者最多,有52.4%的受访者表示在这些平台上租过房,各年龄段的使用者相对平均;其次是共享办公场地,使用者以80后和90后居多,可能与这两个群体自主创业者较多有一定关系;共享唱吧(迷你KTV)使用过的人也不少,使用者年龄层次也较均衡。有资料显示,去年7月,文化部印发《文化部关于引导迷你歌咏亭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迷你KTV行业发展趋向有序,去年市场规模突破35亿元;相较之下,共享休息舱与共享健身舱使用者较少,占比均不足一成。
共享休息舱,去年7月初曾以共享床铺的名义出现;但面世仅两周,就因尚没有获得消防许可,也没有宾馆、旅馆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而遭拆除。一段时间以后,一款“共享头等舱”APP上线,点击进入,会有距离多少公里内的共享舱出现,不过在其注意事项中,列明的是“多功能沙发”,可以办公、休息、娱乐。记者注意到,每天午休时,一些在CBD的舱位,有较高使用率。一位受访者说:“手机扫码后,根据界面提示,点击‘开舱’即可进入。灯一关,躺下来,谁也看不见,中午休息不错。”
对于共享休息舱这一相对“小众”的形态,受访者表达出不同想法:29.9%的受访者认为“新事物,支持一下”;23.2%的受访者表示:作为一枚上班族,很希望单位附近有个舱,如果有的话,午休就名副其实了。不过也有人表示担忧:其中25.4%的受访者担心卫生状况,谁都可以扫码进去,舱内物品的卫生如何得到保障?还有6.8%的受访者担心“密闭空间狭小,万一发生火灾如何逃生”;另有14.7%回答“非主流,直接无视”。
还有新近上海出现了首家持证的共享餐厅,但在市民中的知晓率似乎不高。调查中,31.3%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49.0%的受访者表示“刚听说”,只有19.7%的受访者表示“知道”。不过,尽管知晓度尚不高,还是有14.2%的受访者称“上海只有1家,太少了”;也有32.6%的受访者对食品安全有所顾虑,担心类似于“短驳”这样的“传菜”环节,是否会对菜品卫生有所影响。
有效监管与鼓励发展尺度难把握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49205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其中非金融共享领域比上年增长66.8%。
面对层出不穷的“共享”,40.6%的受访者认为“现在打着‘共享’名义的事物太多,视觉疲劳了,‘共享’似乎成了‘万能胶’”;46.3%的受访者认为“有点多,但还在可接受范围内”;另有13.1%的受访者表示“不关心,无所谓”,其中尤以60后群体居多,达到近二成。
有人担心“共享”之下,实体经济会失去对消费市场的话语权。不过在调查中,近九成受访者并不认同,其中,19.6%的受访者认为“不同业态有不同需求,不存在谁剥夺谁话语权的问题”;44.2%的受访者认为“实体经济的多样性,不是‘共享’所能替代的”;还有23.9%的受访者似乎深谙“共享”本质,直言“‘共享’从某种程度说是对市场存量的替代,因此不会过多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另有12.3%的受访者则称,“不少‘共享’是在资本助推下的野蛮生长,泡沫终将会破灭。”
对于目前共享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与挑战,38.2%的受访者认为是“如何把握有效监管与鼓励发展之间的尺度”;26.4%的受访者认为“政策法规难以适合新业态”;21.8%的受访者认为“社会道德诚信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13.6%的受访者认为“监管成本比较高”。受访者高先生认为:对共享模式的监管有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定义,二是如何管理。比如目前短租平台上的都市民宿,如何界定?如果定位为经营性的,它却无照无证;而市场的确又有需求,要管理,并非旅游行业一家这么简单,还牵涉房管、工商、消防、卫生,还有网络平台等方方面面,“监管成本相当高”。
对于共享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36%的受访者认为“融资规模会持续大幅扩张”,29.1%的受访者认为“重点领域形成竞争格局”。不过也有有识之士指出:共享经济作为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模式,如何将流量优势转化成胜利果实,每一家身陷“共享”旋涡的企业都需要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