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30年,特区还能再干什么?思考这道题,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洞察时代潮流,顺应世界大势,以独特的眼光、超前的智慧谋划未来的发展蓝图。”原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中国科联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锦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
发挥比较优势打造“时尚之都”
刘锦庭认为,汕头作为经济特区和区域中心城市,未来30年应该把潜在优势和后发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出来,扬长避短,突出特色。汕头在第一轮发展中工业显然落后了,但却留下了一个相对没有太大污染的优美环境,这是我们的比较优势。如果我们的思想再解放一些,在未来30年城市发展定位上瞄准打造独具魅力的花园式“时尚之都”的目标,从规划到建设、从产业到配套都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城市的特色也就显现了。
做大休闲产业汕头有现实优势
刘锦庭说,时尚休闲城市必须以休闲产业为支撑,而休闲产业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朝阳产业”。过去有人认为休闲是纯消费,不利于生产,还有的认为发展休闲业就是不发展工业,这些都是认识上的误区。其实为休闲服务的产业更多更广,比如食品加工、服装、玩具、化妆品、工艺品、保健品、印刷、包装、文具、体育用品、音像、电器等等,而这些恰好是汕头现有工业企业的优势。
建成一个永不落幕的“粤东侨博会”
刘锦庭为此建议,在东部城市经济带上划出一大片地方,规划建设“国际潮人城”,建成一个永不落幕的“粤东侨博会”,一个永不关门的万国商品交易会,一个歌舞升平的不夜城。汕头加快发展离不开打好“侨牌”,“无侨不快”、“无侨不活”,这是汕头特区30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必须在发挥侨乡优势上大做文章。在东部城市经济带开辟一座展示海外潮人所在国的独特风貌与生活习惯的“国际潮人城”,城里设置各国潮人街如“泰国潮人一条街”、“法国潮人一条街”等,按所在国建筑风格仿造,反映潮人漂洋过海的艰辛历程和对所在国的巨大贡献。每条街里面可展示各国的特色商品和文化,成为国人不出国门就可以购买到各国洋货的地方及了解各国文化艺术的一个窗口。此外,还可考虑设立著名侨领蜡像馆,为知名人士树碑立传;开辟潮汕小食一条街、潮汕工艺品一条街。在海边再建造一艘“红头船”形海鲜舫,作为游客食海鲜、品工夫茶、听潮乐、赏潮剧、观海景的场所。这一景点将成为一个颇具鲜明特色的旅游区,实际上也是一座构思独特的“华侨博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