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学史话 >> 正文

2010:缘起海丝:“南澳Ⅰ号”揭开数百年历史风尘

    来源:南方+    作者:辛均庆 杨 可 张伟炜    2020-11-01     浏览:

  • 字体:

【编者按】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一代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汕头篇章。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系列报道,回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敬请垂注!

2

2010年4月4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的专业水下考古工作队“南天顺”号和拖轮“德信”号船组驶离广州小洲基地,于4月6日抵达汕头南澳岛前江码头,发掘队也同时到达。4月9日,汕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幕,一个个谜团也开始被破解。

汕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被称为“2010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是我国海上陶瓷之路的一大亮点。在位于闽、粤、台三省海面交界处的南澳岛,这艘在海底沉睡了400多年的明朝古沉船于2007年5月被讨海的渔民无意发现,2010年5月考古工作队开始采集发掘,发掘出水瓷器近3万件,不仅有大盘、大碗、钵、罐,还有杯、盏、瓶等。

“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工作船“南天顺”号和拖轮“德信”号在沉船海域。

一件瓷器就是一个年代的历史、风物、文化的佐证。“南澳Ⅰ号”古沉船中发现的瓷器,至今看来仍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这些印记,也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增添更多实物例证和文化标志。

渔民无意发现古沉船 当地部门及时介入

2007年5月17日,拥有900吨起重能力的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南天龙”号船将打捞“南海Ⅰ号”的巨型沉箱(井)成功放入水中,标志着“南海Ⅰ号”整体打捞正式拉开序幕。这是世界考古史上首次对古沉船实施整体打捞。

正当“南海Ⅰ号”打捞工作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又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在汕头南澳岛东南方向乌屿岛和半潮礁之间,即当地俗称“三点金”海域又发现了一艘载满货物的古代沉船。

这一无意间的惊人发现,立即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宋中雷与崔勇在他们合著的文章《“南澳Ⅰ号”与海上瓷路关系初探》中如是描述当时这一新发现:“2007年5月,渔民在汕头市南澳县‘三点金’海域生产作业中发现了一条满载青花瓷器的沉船,打捞出一批青花瓷器。当地边防派出所将这一情况及时上报了县、市的有关部门,并将已出水的文物妥善保管。经文物鉴定专家鉴定,该批瓷器为明代晚期的青花瓷器。”

另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编著的《“南澳Ⅰ号”水下考古2010年度工作报告》(简称《工作报告》)记述,2007年6月—7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水下考古工作队对“南澳Ⅰ号”进行调查和试掘,经过50多天的工作,绘制出沉船海床面的平面图、纵剖面图和横剖面图。初步判断古船长度不小于25.5米,宽度不小于7米;古沉船上货物散布范围长约28米,宽约10米。勘探测量数据显示,古船的上层结构已不存在,但海床面以下保存良好;船头朝北,轴向北偏东10度,船体向东倾斜8—13度;船尾为双重尾封板,船舷为多重覆板,船内平铺薄底板并与船底板与龙骨隔开。

对出水文物进行初步清洗处理。

2008年,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制定的《“南澳Ⅰ号”沉船抢救发掘与保护方案》通过了国家文物局专家论证。同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9年10月,“南澳Ⅰ号”水下考古抢救发掘启动。“南澳I号”考古队由来自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其他单位的30余名水下考古、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组成。

《工作报告》还提到,就在考古工作即将启动的时候,那段时间的气象却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异常现象”,倘若继续发掘,将对人员安全、文物安全都十分不利,因此,经过研究后,将原计划延迟。直到2010年4月才启动对“南澳Ⅰ号”沉船进行发掘。

古沉船历经3次打捞 出水文物以陶瓷器为主

虽然发掘工作从4月9日正式开始,不过,彼时由于冷空气不断南下补充,严重影响工作,4月6日至30日适合潜水的天气不足30%,加上没有连续工作,抽泥效率不高。好在进入5月份后,随着天气逐渐好转,水下考古工作时间和效率大大提高,开工率达到90%左右。

《工作报告》写到,为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安全等级和工作效率,考古队将工作内容进行了拆分和细化,根据人员的个人特点和工作需要进行整合分工,“水下考古发掘工作细分为潜水方案、潮汐计算、潜水作业方式,器材设备的维护制作改装及使用以及资料记录五个方面”。

与“南海Ⅰ号”采取的整体打捞方法不同,“南澳Ⅰ号”是在原址进行考古发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中心专家、“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队长崔勇表示,“南澳Ⅰ号”采用的是传统的水下考古工作方式,就是在水下进行考古发掘和资料采集,“不过工作中在测量、发掘、定位和潜水方式上都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前沿技术,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发掘效率和潜水安全,并特别强调出水文物的现场保护意识”。

3

此外,他还表示,为将船体固定在水底,考古队做了一个很大的探方架,在这个范围内对遗址进行发掘,相当于是给发掘做一个定位,保证将整条船纳入探方网内,并根据实际情况在水下布设了两排硬探方。硬探方为1米×1米的铁质方框,每隔20厘米钻眼穿绳,形成网格,适于水下绘图。水下设置的第一排硬探方为东西向,位于N1号舱,依次为T1920、T2020、T2120和T2220。第二排探方在第一排的北部,位于N2号舱,依次为T1921、T2021、T2121、T2221。探方的方向为正南北向,在每个探方的西南角绑上一个长方形塑料标牌,标上探方号,并在T1920的西北角钉了一根钢钎,作为探方的永久基点。“将这个架子放下去后,潜水人员在水底就有了一个参照物,可以规避很多潜水事故。”

据了解,“南澳Ⅰ号”是我国首次在28米的深度开展大规模水下考古发掘,总结出了水下遗址定位、扰层清理、信息留存、文物提取、出水文物保护与整理等一整套工作程序和方法。崔勇说,“南海Ⅰ号”的整体打捞方法不可复制,而“南澳Ⅰ号”考古发掘的特点就是可复制,“‘南澳Ⅰ号’使用的水下考古技术,在其它水下考古项目里可作参照。”

工作船回到工作小洲码头,专业包装搬运公司将出水文物从临时保管舱起吊出舱准备运回博物馆保存。

事实上,“南澳Ⅰ号”历经2010年至2012年间共3次打捞发掘,其神秘面纱才真正被揭开。考古勘探资料证明,沉船保存较好,水深约27米,船体大部被泥沙覆盖。同时确认该船共有25个隔舱,船长27.8米、宽8米、残深1.2米,是彼时发现的明代沉船里舱位最多的。据崔勇介绍,“南澳Ⅰ号”共出水陶瓷器26000多件,还有几万枚铜钱、几万颗琉璃(玻璃)饰物等。此外,还有铜、铁、锡、铅等金属器物和漆木器等有机遗物,主要以陶瓷器为主。

“汕头器”曾名扬世界 古沉船确认汕头海丝地位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外国人在介绍欧洲瓷器的时候,曾提到过“汕头器”。有专家指出,“南澳Ⅰ号”的考古研究还进一步证明,它还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唯一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贸船、是第一艘满载“汕头器”的海上商船。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澳Ⅰ号”首批出水文物中,除了大量瓷器外,还发现了6块铜块,是此次水上考古的重要发现。据史料记载,我国自从盛唐至明清,铜在民间大量使用。从中国货币发展史来看,明朝实行银本位制度,银两可以兑换大量的铜钱。这些铜钱在海外很多国家,包括明代的南洋、日本和朝鲜都是可以作为硬通货来使用。日本当时铸不好铜钱,海商把铜钱运到日本。当时国内铜料价格远远低于国外,因此海上贸易时,贩卖铜料、铜钱具有较高的利润。在明代,铜是官方严禁出口的物品之一。有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当时的走私物品,并由此推断“南澳Ⅰ号”是一艘走私船。

那么,“南澳Ⅰ号”为何会沉睡海底?专家认为,海上恶劣环境、海盗内讧还有船只超载都可能是原因。据史料记载推算,鸦片战争以前,关于广东古代沉船事件记载及文献有100多条,沉船数目达几千艘之多。南澳海域实际上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历史上就有“郑和七下西洋,五经南澳”的记载。此外,从宋代到明万历年间,南澳都是自由岛,是海运货物的重要集散地,也是过往船舶的补给基地。正因为此,这条繁忙的航路上,极有可能沉没了不少商船。

考古队将水下考古的潜水梯缓缓吊入海里。

此外,古代中国的船只远航一般都有固定的配置,最底下放金银器,中间船舱放银锭、瓷器等,上边放一些铁器,每次远航都尽量装满货物,一些船只铤而走险,吃水太深就可能翻船。崔勇根据打捞遇到的情况推测,这片海域天气变化莫测,海况复杂,离岸近,“南澳Ⅰ号”当时很可能是触礁沉没的。“南澳Ⅰ号”沉没于20多米深的海底,周身有柔软的细沙包围,尽管甲板裸露在海水中,但上面有一些珊瑚覆盖。有专家分析道,也许正由于附近多暗礁,许多船只过而不停,这才保证了“南澳Ⅰ号”沉睡海底数百年而不被惊扰。

如今,距离“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已过去近10年时间,其出水文物也在多年前展现在世人眼前。穿越数百年的历史风尘,“南澳Ⅰ号”使汕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出海口之一的历史地位再度得到确认,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汕头一直是中国古代海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最前沿。从凤岭港到樟林港,从“红头船”到“南澳Ⅰ号”,从“汕头器”到“百载商埠”等,都充分证明了汕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

【2010年大事记】

●1月1日

汕头市举办推行广东省居住证首发式,外来务工人员李文奇等10名外来务工人员领到首批居住证

●1月11日

汕头市金平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颁“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荣誉称号,成为广东省非珠三角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区。18日,金平区举行“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揭牌仪式

●2月10日

投资总额约12亿元的金凤大桥—西港高架桥工程全线通车

●3月3日

国家档案局公布包括广东侨批档案在内的《侨批档案》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广东侨批主要由潮汕侨批、五邑银信、梅州侨批三部分组成,约14万封,其中,潮汕侨批数量最多

●4月9日

“南澳I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5月14日

汕头市首家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构——南澳县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服务点举行揭牌仪式,汕头市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正式启动

●6月8日

凯撒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汕头首家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的外商独资企业

●6月11日

潮剧艺术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潮剧艺术博物馆首期占地400多平方米,建设突出潮剧特色,分为史、艺、人三个部分,以场景、实物、模型、史料等形式,展出潮剧服装道具、乐器、书籍、图片等,展示潮剧400余年的历史源流

●7月14日

全市污染减排暨中心镇和练江流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8月20日

潮汕星河奖创立20周年暨第21届潮汕星河奖、第4届国瑞科技奖颁奖大会在林百欣会展中心会场举行,有149名品德或学业、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少年以及62个先进集体获奖,成为潮汕星河中耀眼的“新星”,19位优秀科技工作者勇夺潮汕星河国瑞科技奖,41名潮汕学子获得助学金资助

●10月21日

上午8时45份,汕头市人民广场举行第16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汕头站)起跑仪式

●12月16日

龙湖区正式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成为汕头市新农保首个试点区

●12月21日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正式开馆,该馆位于市永平路1号,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策  划】严 亮 廖奕文

【编辑统筹】赵文君

【采写统筹】辛均庆 杨 可

【采  写】张伟炜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