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150个奖教奖学机构、3000万元教育基金、30000名师生受到奖励资助……
一组简单显眼的数字,折射出当前饶平县民间资金对教育的热情参与。而且这种热情参与,不单是乡贤对故土的无偿馈赠,更承载着乡贤对家乡学子的殷切期盼。
奖教奖学蔚然成风
饶平的各类奖教奖学机构,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但真正得到快速发展却是近5年内的事。
记者从饶平县教育局了解到,自2006年以来,一批事业有成的饶平乡贤怀着对故土的眷恋,积极捐资支持当地的教育事业。5年间,高堂籍乡亲王初标投入奖教奖学金50余万元;亚太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吉旺倡议成立了汫洲教育促进会;友和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詹玉湘捐资1100万元新建新丰中心小学教学楼及其配套教学设施;深圳航鹏船舶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振芳捐助300多万元用于新塘镇中小学校奖教奖学;三元集团董事长黄再元捐资56万元支持教育事业,此外,东裕陶瓷公司董事长刘邦爆、广东海利集团董事长陈骏平、饶洋乡贤詹天津、旅泰侨胞欧史里等也先后踊跃捐资助学。
除了以个人名义设立的奖教奖学金外,一批覆盖面更广的区域性促进会的出现更加让捐资助学蔚然成风。成立于2010年1月的饶北山区教育促进会募集到资金280多万元,去年8月对饶北山区四镇教学业绩突出的90名教师和学业成绩优秀的87名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奖金总额达到19.4万元。
由深圳汉达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汉霖发起的饶平东里教育促进会,去年8月举行首届奖教奖学颁奖大会,共出资21万元,奖励大埕 、所城、柘林、黄冈等镇46名业绩突出的师生。
除此之外,三饶、东山、樟溪、联饶、渔村等地在这些教育促进会的带动下,一批乡贤迅速加入到捐资助学中。
饶平县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开始,捐资助学的行为只是出现在个别乡镇,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渐渐地发展成为乡贤回报家乡的一种热心行为,这种行为很快扩展开来,并覆盖到整个饶平县。
受助学子渴望回报社会
饶平县学子的刘缦青是受教育促进会资助而成功完成学业的学生之一。在他考上大学的那一年,这名农家孩子的内心一度是那么地无助与彷徨。因为家中有兄弟姐妹三人,其中两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如果选择继续求学,则意味着家庭的负担更为沉重。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当地的吉旺教育促进会成立了,他幸运地成为第一批受资助的学生之一。
去年7月份,刘缦青大学顺利毕业之后,成功地成为一家航空公司的货物空运操作员。走上社会之际,刘缦青在写给资助人的感谢信中说:“因为有了您的无偿帮助,才使我安心地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现在在工作岗位上,我努力做事,希望有一天也可以像您一样有能力去资助其他学生,让我所接收的这一份关爱继续传递下去。”
和刘缦青一样,5年来,饶平县每年约有300多名家境贫寒的学生因为得到资助而走进大学校园,对于他们来说,教育促进会就是他们通往梦想的道路。
受益的不只是学生
在助学、奖学的同时,近年成立的教育促进会更是侧重于奖教,其投入更让人感受到山区浓浓的尊师重教氛围。在饶北山区教育促进会奖教奖学首届获奖师生名单上,记者看到,该份获奖名单共177人,其中获奖的老师就达到了90人。
饶平四中的张文祥老师是饶北山区教育促进会首届奖教奖学活动的获奖者之一,他告诉记者,“促进会的成立,一方面给予成绩突出的教师一定的资金奖励,另一方面是从精神的层次上,激励教师为山区教育多做贡献。”他坦言,每年获得的奖金虽然不多,但获奖老师都会把它看成是一种荣誉,一种鼓励,而且倍加珍惜这份荣誉,努力工作,做到无愧于山区的教育事业,高堂镇的吴惠珊老师在该镇中心小学执教12年,每年都获得该镇教育基金会的奖励。谈起奖教奖学金对自己的影响,她感慨地说:“既然我们得到了乡亲们的肯定,我们就更应该尽心尽职,做到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莫辜负了乡亲们的期望。”
在发展教育促进会等奖教奖学机构的过程中,饶平县委、县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发挥着牵线搭桥与引导的作用。
饶平县教育局长郑通书坦言,饶平县是山区县,经济欠发达是不争的事实,在山区工作的老师收入一直都比较低,政府虽然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但教师的总体收入仍然不高,现在有了这些教育促进会等奖教奖学机构,不仅可以适当提高教有所成教师的待遇,也可以稳定教师队伍,让他们安教乐教,同时也弥补政府在教育资金匮乏方面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