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安于现状就不是特区。在模式创新和机制探索中,汕头全力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让老百姓更真切地感受到特区生活的别样幸福
本刊记者 孔令源 通讯员 陈旭娜 发自汕头
春日城的夜晚,徜徉在海滨路的海滨长廊和亲水平台上,汕头市民纷纷为海滨长廊的漂亮变身拍手叫好,异口同声地称赞:“这项民心工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里去了!”
在全力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过程中,汕头正不断自我加压,努力创新“幸福汕头”的样本。
创新模式给力民生
“有人说汕头有很好的条件,吃个夜宵才花几十元钱,但这种幸福感是不是太低了?”汕头市委书记李锋曾这样感慨。
的确,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安于现状就不是特区。如何突破现实条件的困难,创造性地给老百姓更多的民生实惠?“十一五”期间,汕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汕头潮南、潮阳两区人口近300万,长期以来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卫生资源贫乏、医疗水平低下,整个区域内没有一家三级医院。
过去在潮南各乡村,“小病不求医,大病跑市区”,人们并不太相信家门口医院的医疗水平,群众往往要到距离较远的汕头市区或广州等地看病,加重经济负担,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由香港企业家吴镇明投资兴建,委托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面经营管理的“三级甲等医院”汕头潮南民生医院顺势而生,农民们不进城就能享受到城市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是一所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设计和配套建设的大型综合性民营医院,价值5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均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在政府财政困难,没有足够资金投入卫生事业建设的情况下,潮南区委、区政府大力引进外资,并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为两院的合作搭建平台,成功探索出一条多方面筹集资金和人力,兴办农村医疗事业的有效途径,并初步形成了一种可行并可持续发展的卫生支农新模式。
通过这种模式的创新,企业出资,大型医院出技术、出管理,政府给政策,让农民能够以承受得起的费用,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到与城市相接近的医疗服务,实质性地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十一五”以来,汕头市政府改善民生的行动,既惠益了百姓,温暖了人心,更调动了当地各方参与民生事业的积极性。在濠江区珠浦社区,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乡贤筹资2460多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多功能大型综合文化广场;为解决当地入学难问题,政府与热心慈善的乡贤携手,多方筹资3180万元扩建3所中学……
“十一五”以来,汕头市在扶贫开发、增加就业、公共教育均等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城乡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城乡防灾减灾和环境治理、城乡文化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建设领域取得新的进展。
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汕头市目前用于民生民安的资金已占地方财政支出的近七成,让广大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幸福成为新指标
今年3月,一个巨大的喜讯传遍汕头为进一步加快汕头经济特区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解决特区内外发展不平衡、特区发展空间局限和“一市两法”等问题,国务院于3月24日批准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面积扩大近9倍。不少当地党政官员和经济学家表示,作为最后实现扩容的经济特区,汕头将在“统筹城乡、均衡发展”方面获得更大动力。
“发展是手段,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才是根本目的。”在汕头市委九届十次全会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成为汕头全市上下共识。市委书记李锋在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时,一连用了58个“幸福”,给汕头人民描绘了一幅未来5年的幸福蓝图。
放眼汕头,四季葱绿,水清、地绿、天蓝、风爽、气顺、城美。围绕打造国内最适宜投资创业和居住生活的城市,汕头一直在努力。
汕头近年来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69%,李锋认为特区扩容后,更应该重视城市面貌,全面把握特区范围扩大后的统筹规划。
如何评价特区扩容后的成效?李锋认为:“能不能把特区扩容转换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是检验评价汕头特区扩容成效的最终标准。”
新理念带来新变化,一批事关民生的项目继续得到强力推进。汕头市已明确提出今后每年都要推出一批改善民生的实事,形成制度长期坚持,并向社会公开作出承诺,接受群众的监督。
到2015年,汕头全市用于民生事业的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要达到80%以上,同时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与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全民健身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其中,2011年财政预算安排重点向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倾斜,优先解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全市预算安排民生支出1073271万元,增长幅度达到了69.69%。
行政提速“试点濠江”
不安于现状是特区的本色。在特区扩容的历史机遇下,建设幸福汕头是汕头市“十二五”发展的核心任务。如何提升政府服务,更好地为民办事?如今新的行政体制机制改革正在汕头市濠江区推行。
作为推广顺德经验的广东25个试点地区之一,濠江并没有单纯复制出一个新“顺德”。
此次濠江区政府部门从22个(含市垂直)整合为14个,精简超过三分之一,通过整合职能相关和相近部门,形成“大规划”“大经济”“大建设”“大执法”等综合大部门。不过,改革的亮点还不仅仅在于机构整合,而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在于体制机制和各项制度创新。比如说,下定决心推进政府“瘦身”和服务升级,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力求今年底前将区权限范围内的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精简50%以上,并将更多的行政审批、许可事项改为登记备案制。
“作为经济特区,汕头要跟其他地区比什么?要比大项目吗?不是!”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指出,如果把濠江打造成为汕头“特区中的特区”,建设一个最开放、最透明、最廉洁的政府,还怕没人来投资吗?还怕这个地区发展不起来吗?
为了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区委书记林广华告诉记者,濠江区不仅将更多行政审批、许可事项改为登记备案制,“在扩大信息公开范围上,濠江区还率先推进工资福利待遇、财政拨款项目、政府购买项目信息完全上网公开,今年还选择5个区直部门实行预决算和日常开支上网公开,并逐步扩大范围;到2012年1月,我们将全面实行所有部门预决算上网公开。”
“改革是为了提高效率,党风、政风本身有问题效率才不高,所以要预算公开、司法公开、审批程序要简化。”在陈鸿宇看来,这些目标一旦实现,濠江将可能成为广东行政审批最开明的地方,其样本的意义不仅仅是在濠江,而是在全中国。
“这两年我们没有卖掉一寸经营性土地,一直在做规划。”林广华告诉记者,濠江新城的规划建设,覆盖了整个濠江区达16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一个新汕头。如此大手笔的开发建设,更需要一个相适应的高效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也成为濠江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
“汕头开埠已经整整100年了,必须要创新发展路径和城乡统筹方式,让民生发展和社会事业同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否则,加快发展就只是一句空话。”在李锋看来,汕头作为粤东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高于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