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潮阳的香港大学博士、明清史研究专家马楚坚,作为汕头大地走出的最后一批华侨子弟中的佼佼者,至今对家乡仍有着深厚的情感。他通过钻研国际和国内的历史文献,论证了汕头开埠的确切年份,为汕头开埠历史研究做出了贡献。本月12日,马楚坚在赴大陆参加地方志研讨会期间,专程莅汕参加了纪念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的座谈会。座谈会上,马楚坚一口地道的潮阳话,一下子拉近了和家乡“胶己人”的距离。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马楚坚对潮汕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潮汕文化应敞开“胸怀”
马楚坚回忆,在他很小的时候,祖辈就常跟他念叨一句话“奴啊,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去饲大猪”。在他走出家乡,打算藉港赴泰国投靠亲戚时,在香港,他看到了很多在港打拼的潮汕人,其中有一些为生活奔波劳累,以打工、卖苦力为生。这些卖苦力的潮汕人给了他很大的刺激,让他深刻体会了祖辈教育的苦心。在香港大伯的帮助下,马楚坚奋力读书,并考入了香港大学。
马楚坚说,潮汕人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潮汕文化极富拼搏、吃苦耐劳和节俭的精神,这些都必须得到传承,同时,潮汕文化也应该敞开胸怀,接纳现代化的思想和精神。比如说讲规则重秩序,小到遵守交通、讲究卫生,大到重视专利等。
让侨批文化研究走向国际化
马楚坚说,文化的涵盖面非常广,潮汕文化的研究也有很多文章可做,比如说侨批文化,已有的很多研究成果都颂扬了侨批体现潮汕文化中诚信、顾家的优良传统,其实侨批文化中还有很多经济的意义,比如说,当时的侨批是如何漂洋过海汇到家乡的,在没有现代银行的背景下,侨批如何去运作汇差等,在这些方面有很多研究的空间,因此对侨批的研究可以吸纳金融方面的人才加入研究队伍,使侨批文化研究走向国际化。
多形式传播潮汕文化
马楚坚说,潮汕文化中有很多精髓的部分,建议汕头各部门要联合起来,做好文化强市的规划并认真施行。要将潮汕文化的传播与各类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比如说,可以在各社区设立文化活动场地,由图书馆每月或每季运输一批书籍供借阅,在农村启动流动图书车;定期举办潮学学术研讨会、座谈会、演讲等,像潮州的歌册,如今会传唱的老人渐渐逝去,应马上对其抢救整理,在年轻人当中举行朗诵、传唱;还可以定期举办潮汕文化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