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1月14日,一个永远铭刻在海内外潮人脑海的日子。
这一天,汕头经济特区正式创办!
这一天,一群拓荒者开始在汕头东郊龙湖一片沙丘上建造美好家园,阵阵春雷正在酝酿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春雨,改革开放的热潮在这片土地上激荡,汕头从此开始抒写“春天的故事”……
三十年来人与事,八千里路云和月,细数一次次耕耘与收获,汕头经济特区前进的铿锵步伐声久久在耳际回荡。
汕头特区"绕不开"的吴南生
建立经济特区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是吴南生。这位当代中国改革的闯将,不仅是广东省委原书记(时设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经济特区的主要拓荒者,更是特区30年风雨历程的最好见证者。
从1979年起,吴南生负责筹办广东省3个经济特区,任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兼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市长。1981年,吴南生回到广东省委,仍然分管特区工作。1985年9月,吴南生转任广东省政协主席,但他的心跟特区始终连在一起。
1979年初,吴南生回到家乡汕头。正是他这一出“回乡记”,直接促成了特区的“胎动”。在汕头考察的两个月里,吴南生注意到,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以通商口岸的模式进行贸易往来,要发展,就得开放,就得放开让外商进来做生意。当这个想法稍稍成型之后,他带病给主政广东的习仲勋、杨尚昆及省委发去一封1300多字的电报,并和习仲勋彻夜长谈。他建议:在广东搞试验田,划出一块地设置海外出口加工区,吸引外商投资办企业。同年3月3日,吴南生在省委常委会议上请缨:“如果省委同意,我愿意到汕头搞试验。如果要杀头,就杀我好啦!”
于是,习仲勋便挑中这个不仅敢作敢为,还敢讲的“书生”去筹办特区。而一开始,这个人们眼中的“书生”,就在全省宣传文教大会上当众宣布:“我要弃文经商了!”。随后,吴南生牵头“研制”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并在老帅叶剑英的主持下,获全国人大五届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由于吴南生办特区的想法是始于汕头的,因此,他希望能在汕头办中国第一个特区,但,从地理条件而言,深圳和珠海更具备优势。为此,中央更倾向于以深圳作为第一块试验田。吴南生出于对家乡父老的感情,以及要向海外和港澳的朋友有个交代,还是建议将汕头也划为经济特区。最后,中央决定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要求两省抓紧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出口特区”。而“特区”先在深圳、珠海两市试办,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的问题。关于“特区”的设立,一直存有不同的声音,直到1984年邓小平南下视察,提笔写下了“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之后,吴南生等特区建设者才真正松了口气。
吴南生引进市场经济,被视为是特区能够创办成功的主要原因,也是特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贡献。他实现了“我是个积极主张改革的汉子,但我又是一个改良主义者,主张改良,不主张翻天覆地的革命”的政治理想,闯出了一条适合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改革开放之路。
晚年的吴南生,又恢复他布衣书生的本质,生活简朴,题诗作画为他最大的消遣。在他的居室,挂满了自己和名家的字画,闲来品一杯清茶,聚几位好友拉拉家常,俨然一位普通长者的平静生活。追忆往昔,老人豪情依旧。他说,“如今改革还在过大关,特区使命仍未终结。不忘历史,汲取智慧,继续敢为人先,打破体制机制障碍,为中国改革探路。这是我对特区的一点期待。”
刘峰:沙丘上的“开荒牛”
回忆汕头经济特区初创时期,最有资格发言的,要数第一任管委会主任刘峰。那是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10年。正是这10年打下的基础,汕头经济特区在上世纪90年代前中期,经济才得以迅猛发展。
当时,“文革”十年浩劫刚刚结束不久,广大城乡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中国急需重新寻求前进的道路。吴南生提出“设立特区”的构想,并积极争取汕头成为“特区”之一,为汕头经济特区的创办赢得了“生存权”。1980年5月,中央批示两省会议纪要,称“广东应首先集中力量把深圳特区建设好,其次是珠海,汕头、厦门两个特区可先进行规划,做好准备,逐步实施”。1981年7月,中央发27号文,确定:深圳、珠海搞综合性特区,厦门、汕头先建成以加工为主的“特区”。
被任命为汕头第一任管委会主任的刘峰,一开始对办特区并不理解,心里没数,也不大愿意参与。上世纪80年代初,刘峰正在普宁任县委书记,当时在县里搞“包产到户”,人民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工作开始走上正轨。而当时的汕头,街道两旁以及珠池一带,搭建了大批竹棚,住满返城知青,还有名为“海南新村”的草蓬村,楼房残破不堪,有的还摇摇欲坠,城市公共设施及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通,道路污水横流。刘峰接到任命后,广东省、地委负责人先后找他谈话,在他们的鼓励下,刘峰才最终下定决心接受任命。来到汕头后,刘峰和当时的搭档杨峰同志(时任汕头市主管工业副市长)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要为人民办点有益的事,即使特区办不成,办成工业区也好,可以解决很多群众就业。
刘峰说,初办经济特区时,困难很多,一是没经验,二是汕头经济特区初办那几年,只搞加工区,不搞综合区,因此,不能从事商贸、房地产等行业。当时,广东省每年回拨的经费只有640万元,建设资金十分有限,因此,当时的开发工地上,看不到施工机器,几乎都是靠人力开荒,可以说是“小米加步枪”。刘峰曾向前来视察的中国银行(2.95,-0.01,-0.34%)副行长要求贷款,但,因所贷款项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当时投资环境还没形成,还利息都有困难,贷款之事只好作罢。除了资金问题,人才问题也是困扰新生特区的难题。特区建设初期,要求来的人极少,点了名也调不来。
最初的10年,汕头在市区东郊的龙湖村,划出1.6平方公里建特区,这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经济特区”。当时,那里是荒无人烟的沙丘,至1991年,汕头经济特区新区建成面积已达8平方公里。10年间,汕头特区工业年增长155%,外贸年增长111%,实际利用外资年平均增长48.5%。当时的特区建设有不少亮点,比如后来总结的“四个一片”方针,即“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投资一片,获益一片”,而中央领导也肯定汕头特区建设“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的路子。在当时一起筹办的几个经济特区里,深圳近香港,珠海靠澳门,厦门依台湾,而汕头呢?最大的优势是——人数众多的华侨。“潮汕人爱乡,凝聚力也很强。”刘峰说,所以,当时成立了一个汕头经济特区顾问委员会,借助各地潮人的“外脑外力”建设特区,也取得很不错的效果。
汕头与其它特区不同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养鱼虾、种蔬果,搞创汇农业。当时,办厂做生意,条件不够,农民也不在行,但,搞养殖,他们却很在行。于是,政府拿出100万,在农业预留区珠池一带,开发了1.4平方公里,放手养鱼虾。后来,这一养殖区域单是农产品(15.43,0.05,0.33%)出口,一年就进账几千万美元。
在刘峰主政汕头“特区”的10年里,时常摸索着前进,时常面对挑战,汕头特区不断发展,在新时期、新机遇面前,再创辉煌。
谷牧:为汕头特区三次题词
汕头经济特区创办建设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刻,都倾注了被誉为“经济特区总设计师”——谷牧的大量心血。从1979年至2002年间,谷牧曾先后十次来汕头视察。他多次提出:汕头应把海外潮人、侨乡优势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汕头遇到困难的时候,谷牧给予汕头人无微不至的关心、支持和指导。
从谷牧为汕头经济特区的三次亲笔题词就能看出,他对汕头经济特区建设非常关心。1990年,谷牧为汕头经济特区题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1993年7月,他又题词“团结奋发,开拓竞争”;1993年12月,他再题词“将汕头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其中,最重要、最能体现谷牧对创办和发展壮大经济特区想法的,是1990年的那次题词。题词寓意深厚,熔铸了谷牧对人生、对改革开放事业的哲理性思考。为此,汕头专门将“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一题词刻成石碑,矗立在广澳港。在1993年12月、1999年5月,2002年4月,谷牧在省市及其他经济特区领导的陪同下,三次前往广澳港,并在题词石碑前合影。每一次去,谷牧都对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
相关链接
1983年4月19日—23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谷牧到汕头经济特区视察。
1984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汕头,勉励特区广大干部:“办特区政策没有问题,你们要大胆放手地干嘛!”
1990年6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到汕视察,并题词“坚持改革开放、办好经济特区”。
1991年10月9—1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莅汕视察。
1994年11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在广东省委书记谢非陪同下抵汕考察。
1995年3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在副省长欧广源陪同下莅汕调查、考察农村工作。
1995年12月28—3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考察汕头经济特区。
1998年10月22—2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考察汕头,充分肯定了汕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
2002年1月14—1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莅汕视察。
全国唯一的“特区顾委会”
1984年,汕头经济特区建立了顾问委员会,当时,这是全国四个经济特区中唯一一个顾问委员会,其主任由香港著名爱国侨领庄世平担任,汤秉达(香港原中华总商会会长)、倪克屏(汕头经济特区原办公室主任)二人任副主任,并先后在香港、澳门、加拿大、北京、上海等地成立了顾问团(组),共有顾问77人,皆是海内外各个领域的潮人精英。
1984年9月,汕头经济特区顾委会首先在香港成立顾问团,共聘请特区顾问21人,当时确定任期为4年;1985年10月,在北京聘请已退居二线的17名潮籍同志为顾问,组成汕头经济特区北京顾问组,分别由柯华、李平、方朗三位同志任组长、副组长。汕头特区海内外顾问团(组)的成立,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力量,广开才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促进特区建设,同时,他们也是与国内外联系的一座桥梁。
据了解,汕头经济特区顾委会顾问们,除了先后两次参加特区总体规划、“七五”规划、经济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并提出建议外,在改善汕头投资环境上也做了许多努力,包括有关建深水港、深汕高速公路、广梅汕铁路、海湾大桥、煤电厂等,他们都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献谋、献策,还凭借与中央各部门的工作关系、社会联系,尽其所能,协助解决特区建设中的问题。顾问们先后介绍了不少国家地区的团队来汕头考察、洽谈,如香港顾问成员,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引进了超声电路线板,引进客商办实业、办商场等。据1990年统计,港、澳、加拿大等地顾问,亲自带领或介绍客商来汕考察、洽谈的项目就有100多项,而有些顾问,还亲自参与了在汕投资建设。
李嘉诚:投巨资创办汕头大学
1980年5月24日,经广东省委批准,汕头大学筹委会宣告正式成立。在庄世平的穿针引线下,李嘉诚先生在汕头大学建校之初就豪掷数亿港元,肩负起创办汕头大学的历史重任。
如今,在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下,汕头大学已成为中国大陆为数极少的、全部由学校出资支持学生到境外交流学习的大学之一。李嘉诚先生不但捐巨资助力汕头大学发展,还亲力亲为地为汕头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倾注大量心血,充分体现了李嘉诚“造福桑梓”的高尚情怀,以及对中国教育事业极为重视、始终关注与不懈投入的坚定信念。目前,汕头大学已与世界近20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制订并实施了本科生、研究生交流计划;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詹姆斯·莫里斯,以及陈省身、丘成桐、潘毓刚等一批世界级大师和知名学者,皆被聘为该校名誉、客座或兼职教授,并莅校开设课程式讲座。
2002年起,汕头大学全面启动以国际化为导向的改革工程,聘请外籍人才担任执行校长、副校长、院长等职务,推动一系列改革项目。为此,李岚清同志高度评价汕头大学为“中国高校改革的试验田”。
谢国民:带来汕头的首家外企
汕头特区创办伊始,首家外资企业——由泰国著名企业家谢国民投资的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在汕头市龙湖区华山路和大北山二路之间“安家落户”。二十多年来,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与汕头经济特区一起,在一片荒沙中起步,依靠自身特色与实力,脚踏实地,稳步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刚刚开放,胆大的谢国民便做出了“在中国投资”这一令世界经济人士震撼的举动。于是,正大集团成了第一个来中国投资的外资集团,也是进驻汕头经济特区的首家外企。“3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景还不明朗时,我们就敢于率先投资,是基于两点:一是希望为祖国的经济发展作点贡献;二是看到了十多亿人口的市场潜力”,谢国民说。
1979年,正大集团与世界著名的农牧企业——美国大陆谷物公司合资,在香港成立了正大康地集团,接着,在深圳南头投资建立正大康地深圳有限公司。谢国民祖籍汕头外砂,自幼深受父亲谢易初先生深厚的家乡情结影响,将下一个投资目标定在家乡汕头便顺理成章。1983年下半年,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在汕头经济特区工业厂房第4至6幢的地基上开始动工基建,1984年9月,首期厂房完工,次月即正式投产,生产鸡、鹅、鸭、猪、虾和淡水鱼等的饲料。先进的生产技术、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令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的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占有率逐步攀升,产品畅销粤东地区和福建省一带。投产之后的1985年,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年销售量就已达1.6万吨。在汕头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投产30年来,一直效益不错,投资商对企业在汕头的发展很有信心。
林百欣:致富不忘报桑梓
香港丽新集团创办人,曾为亚洲电视主席及亚洲电视永远荣誉主席的林百欣,在商海驰骋多年,致富后不忘回馈社会,情系桑梓,造福乡邦,在汕头先后捐资3亿多元,兴建了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林百欣宝珠图书馆等一大批社会公益项目。
林百欣先生深知“兴邦富国、教育为先”,他先后捐资1.2亿,兴建汕头林百欣科技中专、汕头林百欣中学、潮阳林百欣中学、潮阳林余宝珠学校。令林百欣先生感到欣慰的是,四所学校兴办以来,皆取得了累累教学成果:林百欣科技中专被国家教育部授予“信息技术及应用教育培训点”,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都保持较高水平,是汕头学子首选的热门学校;汕头林百欣中学、潮阳林百欣中学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同时潮阳林百欣中学还是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定点学校;林百欣伉俪在该校兴建的林余宝珠体育馆,堪称国内一流;潮阳林余宝珠学校是潮阳规模最大的全日制小学。为激励师生再创佳绩,林百欣又捐资800万元设立奖教奖学金,连续十年表彰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
林百欣不仅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对家乡公共事业建设也抱以极大热忱。于2006年12月16日落成开馆的汕头新图书馆——林百欣宝珠图书馆,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公共图书馆。2002年,由林百欣捐资4000万元(实际捐款资金4314万元),汕头市政府投入2000万元,汕头新图书馆完成了装修配套。汕头新图书馆采用现代管理模式,集借、阅、藏于一体,突出潮汕地方特色,实现多功能、多载体、网络化、智能化,成为汕头文献资源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社会教育中心和图书馆事业中心,极大丰富了汕头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林百欣老先生在世时,当被问及为何如此关心公益事业时,他说:“光阴如白驹过隙,人生苦短,要珍惜时机,多做对国家、对大众有益的好事,要坚持不懈地把好事做下去。我在家乡潮汕地区从没有投资赚过钱,在外面赚到钱,就多捐给家乡父老。”
庄荣德:让冷冻食品丰富潮人餐桌
汕头作为台商投资大陆最早的地区之一,从1987年以来,已有数百家台商企业在汕头投资发展。1994年,享有“台湾餐饮之神”美称的台湾海霸王集团总裁庄荣德,把他在台湾的冷冻食品王国,搬到了他非常偏爱的汕头市,使汕头成为海霸王集团在大陆投资的第一站,也使汕头成为海霸王集团冷冻食品的国内生产总部。17年来,庄荣德以他的雄才谋略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他的海霸王集团不仅促进了汕头食品产业的发展,还使他的企业由此在大陆站稳了脚跟,并得以不断发展,而他个人也获得了“汕头荣誉市民”的称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海霸王冷冻食品企业在台湾蓬勃发展,庄荣德由此拥有了“亚洲冷冻食品大王”的头衔。1994年,他看好祖国大陆市场,经过多个大城市的多番实地考察后,庄荣德决定让他的冷冻食品王国落户广东省汕头市。因为,在庄荣德看来:地处闽粤交界、与台湾省邻近的汕头市,有着绝佳的商业地理位置。于是,他很快便与当时面临破产的汕头市罐头厂签定了投资意向书。在“千岛湖事件”之后,由于庄荣德的胆识和诚信,使他在汕头的投资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庄荣德也得到了汕头市各界的大力支持。
潮汕人特别讲究吃得“新鲜”。如何让潮汕人接受冷冻食品呢?庄荣德的确费了一番心思。正是由于他敏锐的商业头脑及对市场的超凡洞察力,使“海霸王”在汕头办厂、运作的第一年,其营业额便达到了1亿多元人民币。这桩表面看来不计成本、不合逻辑的投资,不仅使连年亏损的汕头罐头厂得以重新运转起来,而且还解决了部分原厂职工的就业问题,为当时的汕头市政府排了忧、解了难。之后,庄荣德不断追加在汕头的投资,为推动汕头本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最重要的是,庄荣德由此赢得了市场先机,企业在之后的岁月里稳步发展,不断壮大。
聪敏、果断、霸气,这是商场对手、朋友对庄荣德的评价。正是他的这种性格,成就了他的“冷冻王国”,既改变了潮汕人不吃冷冻食品的习惯,也使他事业的“根”扎在了汕头。
相关链接
汕头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西接珠三角,区位优势独特,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同、商缘相连,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城市,也是台商最早投资大陆的区域之一。近年来,一批台资企业纷纷来汕考察,洽谈投资,台商对汕头的投资领域逐步拓宽,规模越来越大。截至2010年11月,全市历年累计批准注册台资企业631家,合同投资总额16.68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额11.23亿美元。台商投资领域涵盖电子、钟表、建材、化工、服装、食品、养殖、房地产、旅游、娱乐等30多个行业,成为汕头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